拨弹四弦文脉 品谈乐韵之美
栏目:视线
作者:吴芮逸  来源:中国艺术报

  秉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中国文联策划开展“赓续传统赋能发展——青年音乐艺术讲堂”系列活动,日前邀请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在京举行了“艺术的审美与表达——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讲座。讲座中,吴玉霞带着多年来驰骋国内外舞台所积淀的丰厚表演体认与文化思考,通过讲演结合的形式,从乐者心境、琵琶琴韵、审美表达、琵琶情愫、经典解析五个方面,对琵琶艺术进行了人文温度与学术深度交相融通的讲释。“希望通过琵琶名曲赏析来传递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之美。”吴玉霞说。

  “珠落玉盘”的音质之美是其一。如同吴玉霞所讲,白居易以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直击指尖与琴弦间的弹性张力,道出琵琶最具魅力的声音特质。七言精准比拟出的“饱满、圆润、颗粒分明”之声,不仅为琵琶女而作,更是为琵琶音色基因写下的诗意脚注。而这样的声音质地也是吴玉霞在其演奏中所追求和提倡的。那么,如何奏出这样的声音呢?吴玉霞认为,发音的“均衡”是基础。弹挑、轮指是琵琶两大基础指法,前者如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所指:“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是由食指和大指的横向运动完成,后者则由食、中、名、小、大五个个头不一的手指轮流奏出,尽管二者演奏手法有别、不同乐曲的声音取向亦有差异,但从常态化发音看,这一“均衡”不仅是发声的基本标尺,也是让琵琶拥有点线美感的品质根基。为了展现更为真实的琴音、传递个人的音色概念,吴玉霞选择不用扩音设备进行现场演奏。看似是一个细节取舍,但这一举动抛掉了外在的修饰与遮掩,以坦诚之态为听众营造了一个聆赏琵琶艺术的自然声场。从以搓衣板加皮筋作琵琶,到北上求学之后的专业训练及多年的舞台表演实战,吴玉霞的指尖自有铢累,力透纸背之功与珠圆玉润之声交融,琴音中是对“珠落玉盘”之美的纯正呼应与传递。

  经典名曲的“乐韵品弹”之美是其二。两千多年的发展,让琵琶这件胡器在铁拨铜琶的粗犷、宫廷乐舞的曼妙外,有了日益丰富的精神内涵。吴玉霞说:“从外来到本土化,琵琶逐渐发展为文武兼备的乐器,它既能以四弦诉心志,又能以铁骑刀枪之鸣展百万雄军之势。各种意蕴的高度融合让它具有了海纳百川的精神意味。”讲座中,吴玉霞选择《阳春白雪》《彝族舞曲》《龙船》《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六首风格不一的经典佳作,不仅以高水准演绎让现场听众饱览了琵琶的特色语汇及多元风貌,也以演奏家的第一视角对乐曲演绎的审美表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正如吴玉霞所讲,谱本之外,琵琶音乐的“味道”是活在演奏者手中的“道器”,不同的演绎方式孕育不同滋味。因此,演奏者的审美创造是构建经典之美的重要维度。将演奏实践与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视阈相融合,结合她演奏的这六首作品,吴玉霞提出审美创造中的三个重要切入点:一为对曲意的领会,此“意”一方面是标题音乐所示的题意,比如作为姊妹篇,虽然同写楚汉相争,但从标题可知,《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持以胜败两方不同立场的。因此,吴玉霞针对两曲所选用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前者重叙事与气势,后者则重内心世界的刻画。另一方面,“意”也指向乐曲所根植的文化土壤。比如《龙船》与《划船曲》,虽然都聚焦于船,但二者所传达的情趣则完全不同,前者用琵琶锣鼓反映江南端午的民俗民风,后者因是移植自新西兰民歌,又是一番异域风味。二是对音乐语言的选择。“音乐表达虽无对错,但有是否合适之别。琵琶演奏也是一样,要寻找适合这件乐器特性或者说‘琵琶化’的语言来传递美。”吴玉霞说。三是具有哲理意味的两极观照。何为两极?从音乐表达角度看,它是长与短、强与弱、点与线、虚与实、刚与柔的对比。两极观照便是以曲情曲意为基础,将这些对立元素进行辩证组合与运用,最终以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与影响,达成音乐表达中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当代表达的“守正创新”之美是其三。琵琶直面现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经之途。作为活跃于当代艺术舞台的演奏家,吴玉霞一面以传统作航标,一面也在日新月异的舞台呈现中思索着这件乐器的当代表达。她与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朱剑平创作演绎的琵琶与打击乐曲《妙音天舞》是新近的“跨界”之作,乐曲将琵琶和手碟、珍贝鼓、箱鼓三件打击乐器相融合,生动再现了敦煌壁画“妙音反弹”的场景。吴玉霞在讲座中分享了作品的创作初衷,“任何对传统古典艺术上的创新,都必须先要建立在遵循传统、致敬传统、追根溯源的基础上,才是有底蕴、有根基、有底气、有文化自信的创新。因此,琵琶在我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敦煌壁画里反弹琵琶伎乐天的画面。这种极具异域风情的画面,我们在大量的书籍与纪录片中,甚至亲临敦煌莫高窟时,都能看到。要把对这种画面场景的视觉体验与感受,用听觉体验中很高级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就是我们创作这首作品的初心”。

  在吴玉霞看来,琵琶是一件具有人文气象的“雅”器。千年传承与沉淀赋予它的不仅是或可凄凄切切、或可啾啾啁啁、或可呼号震天的丰富乐音,还有如同琴乐一样可摄心魄、可悦情思、可壮胆勇、可绝尘俗的精神力量,它们共同构筑了琵琶的美。而作为新时代民乐艺术的领军者,发挥艺术的美育功能与精神引领,以美陶冶性情,以美启迪智慧,以美健全人格,以美振奋精神,不仅是吴玉霞一直提倡的理念,也是她对民乐当代传播所怀的赤诚初衷与殷殷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