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厚土,大河安澜
——观“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
栏目:视线
作者:李坤 杨雨辰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州的初冬时节,金黄的银杏叶撒满了街道,这座在时间之盘中轮转千年的古都,迎来了一场回顾历史足印、展望未来向度的重要仪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作为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在年轻的郑州美术馆新馆举行,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四个板块,近五百幅(件)各艺术门类作品展示了这片被称之为“大河之南”的中原大地的过去与现在,并在岁月的痕迹里、时代的洪流中、文艺的蕴染下,期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美术馆“行走河南”:美学空间与文脉赓续

  作为人类文化、艺术与审美的贮藏与展示场所,美术馆并不是一个机械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着时间韵味、艺术氛围且赋予场所精神指向的美学空间。物理空间缺乏人文精神,只是长、宽、高的维度叠加;美学空间则打破了这种无机的拼贴,用建筑本身的有机形式,勾连起观者的精神维度,在建筑赋形、作品展示与入神观看之间,是不分物与我、作品与观者、主体与客体的沉浸式审美体验。

  行走在郑州美术馆,就是徜徉在这样的一个美学空间中。其中,“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的文艺作品将历史的厚度、时代的宽度、精神的深度一一道出,诉说起关于河南与中国的故事。

  美学空间首先是一个情感的空间。进入第一展厅,河南厚重的历史如涓涓细流,娓娓流淌。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册,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中华大地太多的情感与思绪。在展厅中徜徉,二里头文化、仰韶文化、殷商文化、隋唐盛世、东京梦华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被艺术家以“删拔大要,凝想形物”的巧思妙构传达出来,史书中疏远的历史被赋予了当代的审美观照。白伟国的中国画《源之仰韶》在黄河主题下重构了仰韶文化代表性的器物与几何纹案,经典的陶盆花纹作为视觉纽带,将画面中的器物与黄河波浪衔接起来,将当代人对华夏先民之情、黄河母亲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80后青年画家袁江洪擅长当代“城市水墨”,因此他笔下的《东京梦华》中的宋代人物如同他笔下的当代人物一样,个个生动传神。在这样的情感贯注中,张仲景、竹林七贤、杜甫等历史名人都被放置在具体的历史与生活情境中予以展现。《新唐书·杜甫传》曾载:“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李建设的油画作品《杜甫、李白、高适三人盛会》就将这一场景生动描绘出来。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画中人物分别是谁,但只凭生动的人物形貌与姿态,三人的身份便清晰地显现在观者的头脑中:高谈阔论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沉着稳重的高适在画家的笔墨下“传神写照”,跃然纸上。

  美学空间还是一个生成空间。在审美观照中,作品不再是僵化的客体,而是与观者一道形成了新的“第三空间”,其中,钟表的线性时间被超越,凝结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审美时间得以显现。为了展现河南文脉的赓续,展览方有意识地将张守建等人创作的中国画《嵩岳寺塔》与宋鑫一的摄影作品《玉米楼》放在一起,点出当代郑州的新地标所承载的在地性与地域文化特色。类似的,方宾的摄影《二七映入大玉米》在夜晚拍到了玉米楼体通过现代光影技术打出的二七纪念塔,同时真实的二七塔存在于画面的前景,在前景与后景、虚拟与真实的映衬中,郑州的过去与现在也凝结在时间切片中。

  漫步在郑州美术馆情感与生成的美学空间,你一定会感到河南的文脉重新变得鲜活,历史也不再是一个个僵化的符号,时间的距离被艺术悄无声息地拉近了。

  在文艺中“读懂中国”:生命精神与时代颂歌

  如果说,中国是一本千遍也读不尽的书,那通过文艺作品或许是快速一览其真容的机会。读懂中国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就能洞见中国的内核。别忘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不仅要让你走遍河南,看遍河南的历史与当代发展,更重要的,它还要让你读懂中国。

  本次展览收集与展出了书法、绘画、摄影、短视频、民间文艺等多个种类的作品。艺术作为人的延伸,不同的种类实则延伸了我们不同的感知方式:绘画延伸了“手-眼-物”的协调与视觉感知,摄影延伸了“人-机器”关系,陶瓷、泥塑等民间文艺增强了人与大地的连接……通过多种审美感知方式的融合,我们在展览中看到了中国传承千年的生命精神,听到了中国当代伟大的时代颂歌。

  天人合一、万有相通是中国哲学的生命内核,本次展览的诸多作品都对之进行了艺术化的诠释。绘画方面,王清健的《儒道释圆融图》、程兆星的《天地之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圆”这一中国美学概念。这些作品以太极之圆为依据,将河南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以及古人关于宇宙轮转、天圆地方、周而复始的理念浸入画作之中,展现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形而上学之美。摄影方面,巴朝军的《神龙出太行》、刘鲁豫的《新乡万仙山》、王玉新的《风雪大别山》、于广沅的《丹江小三峡》等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度物象而取其真”,展现了新时代摄影美学下的山水画意与天人精神。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是河南三大精神。如果说它们映射出的是中国的时代精神,那么红旗渠精神便是这片沃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袁汝波的中国画《红旗渠》展现了林县人民建设红旗渠时的场景。画面色彩偏灰,唯有几处红旗艳丽,色彩上的鲜明对比,恰如中国红色精神所要表达的,是坚守信仰、坚持奋斗的不屈精神;在细节处理上,人物面容布满皱纹,肌肉精瘦,但精神状态却十分饱满,这是那个年代独有的人物形象特征。张守建的中国画《天河晴晓》、魏德忠的摄影作品《红旗渠开闸放水》等,也都生动再现了劳动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精神之渠,那是华夏儿女朴实、坚毅的拼搏故事。

  “中原熟,天下足”,当代中国的繁荣离不开千年来的泥土精神。胡秀如的《浇灌幸福花》、张新亮的《美好生活》等农民画,描绘了河南宜人的乡野风情。从色彩上来赏鉴,农民画的色彩大多是浓烈的、高对比度的,好似戏曲脸谱般一眼就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构图上,农民画也与中国画传统的“留白”不同,往往是十分“拥挤”的,但正是这种“拥挤”,给予了农民画非同一般的生命力,未经科班训练的“拙”,反而更添趣味性。满满当当的画面,每一笔都是对生命的颂歌,每一幅画都是对当代幸福中国的写照。

  这次文艺展览,让我们在这片天地厚土之中,在这条安澜大河之南,倾听河南历史的脚步,领略当下繁荣的盛景。这些作品流淌出的,既是河南精神,亦是中国精神;这里有中原之魂,这里是华夏之根!

  (李坤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雨辰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