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诗歌周:
用悠久的诗歌传统,
赋予天府文化更辽阔、更深厚的内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成都的诗歌文化传统,赋予“天府文化”更广阔、深厚的内涵价值;以诗歌作为讲好“成都故事”的文化品牌,推进持续深入的中外文化交流,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诗意赋能。在四川省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艺术报社的指导下,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人民日报》 “一带一路”文化中心、中国作协《诗刊》社、《世界文学》杂志社的支持下,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主办, 《草堂》诗刊社、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成都商报社承办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如今已顺利举办7届,并于近日迎来了7周岁“生日”。

  七届诗歌周:见证诗歌的力量

  成都国际诗歌周分别于2017年9月12日至15日、2018年10月11日至15日、2019年9月4日至8日、2020年12月8日至11日、2021年12月17日至21日,2023年3月15日至20日、11月20日至23日在成都举行。先后邀请了伊琳娜、李戈、李莎、雷震、妮可等来自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南非、巴西、印度、智利、加拿大、瑞典等全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10多名外国优秀诗人,以及吉狄马加、叶延滨、吴思敬、吕进、罗振亚、陈先发、李少君、梁平、娜夜、阎安、胡弦、张执浩、臧棣、大解、谷禾、耿占春、霍俊明、何向阳、王家新、尚仲敏、林雪、林莽、李琦、荣荣、树才、沈苇、唐晓渡、杨克等200多位中国优秀诗人参加活动。

  七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活动主题分别为:“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2017)、“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2018)、“一个需要消除壁垒的世界:用诗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我们共同的星球·见证诗歌的温暖和力量”(2020)、“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2021)、“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2022)、“世界的词根: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2023)。一大批受邀的中外诗人来到成都,除了参加了开闭幕式以外,还通过诗歌主题座谈、诗歌采风、诗歌创作和朗诵会等丰富多彩的子活动,促进中外融通、增强彼此的交流。在成都,诗人们游览熊猫基地、武侯祠、宽窄巷子……在杜甫草堂,诗人们举办诗歌朗诵会、深情朗诵彼此的诗歌……不仅切磋了诗歌技艺,也让世界各地的诗人与成都结下深厚情谊。

  在2017年的诗歌周期间,受邀而来的美国诗人、著名汉学家梅丹理在参加完“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的专题研讨会后谈道:“这些年,我参加了很多诗歌活动,在成都诗歌周的这次研讨会的思想交流成果,是我遇到的最有效的一次。”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秘书长梁平也表示,我们要努力在纵向深度、横向范围、诗意落地3个维度继续加强,让诗歌周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让更多人享受一种诗意的生活。

  2018年、2019年的诗歌周活动同样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成都,中外诗人除了参观名胜古迹、进校园分享诗歌,还走进成都的古镇、社区,与当地文化骨干、市民进行零距离交流互动,共同朗诵诗歌并畅谈生活之美,让生活如诗。诗歌周结束后,主办方还收集了与会诗人书写成都的诗作,以多种语言形式,配以诗歌周期间的主题对话、采风创作、生活花絮等资料,图文并茂地编辑出版诗集,通过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成都积累一笔宝贵的诗歌财富和长久的文化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疫情防控上为全球作出了重大探索和贡献,在人类抗疫进程中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体现全球抗疫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性,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成都国际诗歌周以“我们共同的星球·见证诗歌的温暖和力量”为主题,同时展示“双城记”“同城化”的美好愿景。在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看来,第4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召开为我们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点亮了诗歌的灯盏,为我们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打开了诗意的大门,为我们共同抒写时代的诗篇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时间的钟轴转到了2021年和2023年。2021·第5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策划了10大系列的主题活动:“诗意的天府——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让诗人们在充分感受成都文化底蕴的同时,激发创作灵感; “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领略诗仙诗圣的诗意人生;“2021·草堂诗歌奖颁奖仪式”和“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杜甫草堂专场诗歌咏诵会”,诗人们“穿越时空”,与诗圣对话;“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主题访谈”,畅谈城市美学的诗意表达;“燃烧的诗歌—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水井坊诗酒之夜”,体味诗酒文化的魅力……

  连续5届的成功举办,已经为诗歌周积累了良好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第6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于2023年3月举办,围绕“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为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个体生命存在,探寻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前,第7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的诗人们相聚蓉城,赶赴这场诗歌之约。本次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世界的词根: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为主题,为期2天,诗人们参加了开幕式、诗歌主题沙龙、创作采风、诗歌进校园等活动。成都也再次将“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打造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文化赋能。

2023年11月,第七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与会诗人合影

  成果和影响:已经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

  诗歌是“天府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诗歌之美超越国界、性别、语言。以此为载体,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主办、《草堂》诗刊社等主承办方群策群力,成功举办了7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对于传播弘扬“天府文化”,推动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的对接和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同时,7届诗歌周活动,得到了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时任成都市市长罗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积极促成了成都国际诗歌周的成功举办。

  2017年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举办后,时任成都市副市长张正红在9月作出批示:“诗歌周的成功举办,让有温度的活力之都、有诗意的生活之城声名远播。天府文化又多了一种诗歌的表达。”紧接着,时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作出批示:“国际诗歌周是成功的,并且,为城市带来更多美誉和提升。下一步,将出版诗集并扩大成果”。2017年10月,时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作出批示:“持之以恒、创出品牌”。

  截至目前,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举办,不仅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满城繁华的诗歌荣光》《时间深处的城市》诗集的出版和发行。通过举办了7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由中外著名诗人书写成都的诗篇结集出版。这些诗篇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最大化地记录和展现了当代成都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为成都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成都。7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共邀请到全世界各国诗人近110名。在活动举行期间,通过和中国诗人的交流以及在成都采风期间,让他们了解到成都这个城市的深厚历史和现代文明。以色列诗人阿米尔曾表示,很荣幸能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是一个对诗歌充满敬意的城市;英国诗人史蒂芬·切里称赞成都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乌拉圭诗人爱德华多·埃斯皮纳表示“成都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美国诗人徐贞敏说,“她太喜欢成都了,成都让她走进了诗歌天堂”。

  通过举办成都国际诗歌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活动的经验。诗歌周的举办,兼顾到每一个细节,独到的用心和巧妙的设计,让每一个与会者充分感受成都的热情和活力。2018年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整个开幕式以“优雅与浪漫”为主线,运用音乐、舞蹈与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时刻围绕“成都与巴黎双城会”的主题,以古韵成都开篇,以“经典重现”为主要脉络,营造唯美梦幻、诗情画意的创意舞台,而且充分融入中国特色和天府文化元素,结合巴黎的诗情画意,同时,现场还有中、法、英三语同传。延伸到中法诗歌的遥相呼应,再到中外诗歌的唯美演绎,充分挖掘诗歌与成都、巴黎这两座城市进步发展的历史沿革,激发大家热爱诗歌、崇尚诗歌的情怀。

  未来:持续举办诗歌周,推动成都文化发展

  吉狄马加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从成效来看,我们可以判断,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更加成熟。中外交流,包括诗人之间的对话、关于诗歌的深度交流,以及外地或者外国诗人对成都的了解,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诗歌周不仅仅是诗人们之间交流的盛会,同时也是‘人民的节日、诗歌的节日’。”

  梁平认为,“诗歌周之所以圆满,得益于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得益于成都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和市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7届诗歌周以来,参会的中外诗人们抱着极大的热情,全程参与诗歌周的活动,热爱诗歌的市民也积极参与。尤其是国外诗人在几天时间里与成都的亲密接触,他们感受到成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城,纷纷表示有机会还会再来成都,成都国际诗歌周完全有能力办成国际诗歌舞台上的重要品牌”。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都,诗脉深远、人文荟萃,是历代文人墨客们笔耕的沃土和精神的家园,在这片土地诞生了诸多灿若星河的诗歌巨匠和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诗歌已成为成都的精神文化气质,成为成都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今天的成都继往开来,日新月异,是最具发展实力、创新活力和开放魅力的城市之一,是独具文学底蕴、独特文化魅力的国际化都市。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的举办,便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