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醒醒,该起来了》:
创造性戏剧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王乙涵  来源:中国艺术报

  《醒醒,该起来了》是直面鸿沟青年剧团“责任与逃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话剧,近日在北京西区剧场公演。剧团由12至18岁的青少年组成,自2012年起,坚持每年创编一部描述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心境与状态的剧场作品。2022年初,“责任与逃离三部曲”第一部《我们(或个人问题)》在北京首演,以一起高中生坠楼事件为起点,探索了青年人如何为生命负责的话题。

  《醒醒,该起来了》的故事设定在2064年,彼时城市像一座金字塔,富人阶层住在塔尖,掌握各种资源与权利,向下的26层代表着逐级下降的生活质量与社会资源,在26层之外则是贫民窟与黑死之地。城市里有很多青少年患上了嗜睡症,他们终日昏睡,依靠药物维系。在一家叫做醒洋洋的康复中心内,医生压迫护士,护士敷衍病人。嗜睡的青少年们似醒未醒,暴雨将至、大厦将倾,一群时尚青年懵懂闯入,紧接着快递员等相继出现。凌乱的对白、荒诞的行径以及末世般的场景,带领观众触及环境保护、科技伦理、企业道德、职场剥削、亲子关系、未成年人健康等话题。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还会被引导到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醒来还是继续沉睡?离开还是维持现状?承担责任还是逃离避世?这些深刻的哲学命题如“生存还是毁灭”的论题一样,始终萦绕于人们心中,并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

  作为“责任与逃离三部曲”的第二部,《醒醒,该起来了》延伸并拓展了上一部的命题,青年人该如何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在荒诞、讽刺等剧情背后,发出了人类文明该如何走下去的追问。剧团的成员们并非职业演员,他们没有扎实的舞台基础和表演功底,但是他们都从很小就开始接触这种创造性戏剧的模式,拿到的剧本有规定情景、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也有很多空白的段落由演员即兴发挥。他们已经习惯于演出的探索模式,因此对于即兴表演也驾轻就熟。这样的表演方式,让青少年们摆脱了成人的思维定式,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角色,在一次次即兴发挥的彩排中,不断摸索,最终创作出他们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找到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当戏剧结束,很多成人观众还在苦苦思索不断追问的时候,小演员们已经可以思路清晰、振振有词地向观众们阐释他们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个体价值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与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传统、质疑权威、否定现实是处于叛逆期和青春期的孩子们必然会经历的成长阶段,但是仅凭他们自己很难协调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现实也不可能让他们不断试错。如果没有成年人给予恰到好处的引领,很多孩子会在彷徨和浑浑噩噩中度过人生这一关键阶段。

  在《醒醒,该起来了》中,因为成人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孩子们患上嗜睡症,这并不是真正的疾病,而是对不负责任的成人的谴责。同时,剧中也充斥着对现实的反讽和质问。在“让爱和美充满秩序”的欢快歌声中,是凌乱的现实世界;雪白的墙纸不时掉落,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当真相越来越多地暴露,毁灭随之到来。这是青少年们的思考,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限制和约束有可能适得其反,他们想要看到真相、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成年人,要给他们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学会判断和思考,这也正是他们价值体系养成的最佳时机。创造性戏剧让孩子们在不同的角色中比较,在形象化与抽象性之间探索,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戏剧角色与真实自我的关系;学会明辨是非、理性判断,最终形成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立的人格。

  该剧结尾中,我们看到在成人的引导下,孩子们找到了答案:总会有人去积极寻找出路,有人宁愿留在舒适圈。这是每个人的选择,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答案。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