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追光的日子》:
以师生的互相成就探讨教育真谛
栏目:观察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悬浮”,不“狗血”,于6月底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优酷开播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展现了一段高三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热血岁月,观众们和这部电视剧一起感受了“燃情”的高三。该剧不仅央视直播收视率峰值破1.5%、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第一、优酷站内热度突破10000,同时在豆瓣取得了8.4的高开分,口碑热度双丰收。7月2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嘉宾就该剧的主题立意、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现实价值、行业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电视剧《追光的日子》讲述了一位外表放荡不羁但内心热爱教育事业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郝楠,带领一群性格迥异的高三学生克服困难、找寻梦想、追求梦想的故事。“这部剧塑造了郝楠这位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教师形象,彰显了师生间的双向勉励与关爱,以及教学相长的彼此成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翁波认为,加强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是广大教师的共同心愿,有利于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推动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马骏称《追光的日子》既是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突破之作,也是带有强烈现实主义的细腻之作。在表达方式上,该剧以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表达了很多剧不敢触碰的话题,对师生情、父母子女情、同窗情的刻画充满了令人莞尔和泪目的动人细节,并用细节的力量直抵人心。其塑造的人物群像,也起到了共情共鸣的效果。该剧对当下其他国产剧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青春校园剧开创了“破圈”之路。

  《追光的日子》之所以能够“破圈”,与主创人员脚踏实地深入感受校园生活律动有很大关系。《追光的日子》出品方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完美世界影视负责人曾映雪介绍主创团队实地走访院校和家庭,通过长达数月的观察体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不同家庭备战高考的真实历程,打磨出充满烟火气的角色和故事,观照普通人的生活。

  导演韩天谈到创作宗旨时说,整部戏不是美化生活、粉饰生活,而是用充满烟火气的创作方式营造真实的故事氛围,希望能够完成多个层次的表达。“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追光的日子》囊括了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情况,在表现校园师生情之外,还涉及亲子关系等。该剧丰满地、多维度地呈现出真实的社会百态。在真诚之上不断寻找类型的突破,是整个创作团队在这部剧的创作中获得的经验,也是该剧能触动大众情感,让观众有代入感的‘密钥’。”韩天说。

  围绕剧中展现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关系,与会专家认为,该剧既有现实主义的底色又有理想主义的光芒,引发人们思考教育的真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追光的日子》体现出“教育是人生成长阶段的一束光”,教育者的责任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心智、心灵的启迪。教育必须带着温度、带着色彩,才能照亮人的内心,驱散人心灵的迷茫,最后点燃希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该剧体现了教育理念上的改变。教育讲究“三位一体”,即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该剧“不以高考的成功作为最后的成功”的主张,真正做到把“三位一体”体现在老师身上。同时,理想主义的色彩使整部剧更有深度,更有艺术的表达空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淑欣同样肯定该剧的教育主题,剧中对于高三教师形象的刻画,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有着深刻启发。剧情着力于开拓校园题材的新角度,植根中国教育的内容,与千家万户深切相关。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对本次研讨会总结时表示,“该剧最大的意义是把每个人追求美好向上、逐光追梦的冲动表达了出来,激情感十足。”《追光的日子》突破青春校园剧题材限制,成功地为该类剧集打开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