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三声腔
——东河戏声腔的传承人口述史记述
栏目:观察
作者:肖艳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赣南的东河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剧种,是全国范围内难得一见的兼具多声腔的戏曲剧种。它产生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赣县与兴国县接壤的地方,此地出现了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后来在高腔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腔、宜黄调、桂剧、安庆调、弋板、南北词、秧腔调等,最终发展成兼有高腔、昆腔、弹腔三大声腔的地方剧种。2014年,东河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个地方特色剧种,东河戏既是区域文化载体,又是集我国多种戏曲声腔之精华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由于东河戏与赣南客家人民生活紧密联系,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代表性的客家文化种类。它直接参与民间礼俗、走进人们的生活日常,是客家民间文化的代表。长期以来,该剧一直未被官书正史重视,亦被民间乡绅忽视,因此很难从正史以及民间志书中见到关于东河戏艺术的历史描述。声腔是一个剧种重要标志,是构成剧种的组成部分。幸巧玉、马玉兰等多位传承人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承东河戏艺术,手把手地教授年轻人学习一招一式,三大声腔是他们传徒授艺的最关注的要点。

  高腔是东河戏三种声腔中最具有特色的声腔,也是东河戏的基础和主要声腔。据称在赣县田村一带有建于唐代的契真寺,庙会期间,来自江浙湖广以及江西北部的香客吟唱高腔,后来田村人争相学唱。明代嘉靖年间出现了唱高腔的坐堂班,这可以看成是东河戏的源头。现在,赣县田村一带依然流传着“没有契真寺便没有东河戏”的说法。东河戏的高腔音乐强调以五声音阶为主。高腔音调不分行当,曲牌通用。在高腔戏中,保留了弋阳腔的一唱众和(帮腔)的表演形式,打击乐伴奏在击节时,击奏尾韵,新中国成立后,亦用管弦乐伴奏。在帮腔时,早期由乐手担任,后改为男女演员在后台帮腔。表演风格古朴,气氛热烈,在表演的叙事唱段中经常运用“数板”,以扩充曲体,增加戏曲的容量。在高腔的旋法上,有先扬后抑的传统。如《玉簪记》中陈妙常唱段【朝元歌】等。在高腔的演唱中,传承人马玉兰说,一般而言,戏曲演员注重以丹田发力,运用丹田气息使腔体打开,这样的喉头才能稳定、放松。在演唱中,演员也注重用假嗓子唱,唱腔要求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在道白上,演员多注重用赣州本地方言韵白。高腔的演唱既能体现古朴的特点,也具有浓郁的赣南地方风格。

  昆腔也是东河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声腔曾盛极一时,后因弹腔戏大量兴起,高腔和昆腔剧目遭受严重挤压,保存下来的剧目不多。据称,东河昆腔与赣县籍官员钟崇俨、钟谷父子有关。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钟崇俨任嘉兴知府,蓄养昆曲班社以博其母欢喜,后钟崇俨娶昆班女伶平氏为妾,生钟谷。清咸丰八年(1858年),钟崇俨将昆班带回赣县,与原有班社合并,形成以唱昆腔为名的“雪聚班”。该班在经其子钟谷改为“凝秀班”后,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在经过钟氏父子的改革后,在融合了原有的高腔后,形成了具有特色化明显的东河戏艺术。由于早期受到苏昆班子影响,加之钟氏父子在戏曲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与美学追求,因此东河戏昆腔一直谨守苏昆的表演规范,具有典雅秀丽的特色。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东河戏在唱白上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但是东河戏老艺人在表演中依然有刻意保留吴语的习惯,如东河戏《采石矶》唱段【懒画眉】。

  弹腔也是东河戏的声腔之一,它包括皮黄腔、南北词以及各种民间小调。据说,在清康熙年间,有江西宜黄人在赣县当司官,将宜黄调传入赣县,后被东河戏吸收,当初称“二凡”,后称“二黄”或“老二黄”。清咸丰年间,曾经在桂剧班当演员的丁仔为东河戏传了十多部西皮戏。在清末,随着湖南祁剧进入赣南,曾与东河戏班同台演出,又吸收了祁剧元素,形成了杂糅其中、包容众多剧种元素的东河戏弹腔。在东河戏的弹腔中,西皮中的[丢句]较有特色,演员唱一句,主奏乐器呼应一句,演员根据上下句任意变化结束音,而主奏乐器则依照演员的结束音产生变奏,音乐灵动丰富,如《秦香莲》国太的唱段【为的是当朝陈驸马】。

  东河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是属于板腔体的大戏,具有艺术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是江西的代表性剧种。21世纪以来,虽然地方政府与传承人为了戏曲传承不懈努力,地方高校赣南师范大学也专门承办过“东河戏传承人才培养”的研修班,从目前的传承现状来看,仍然值得社会关注。

  (本文系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专题项目(理论研究类)“东河戏唱腔的口述史采集整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