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此生有约》:
讲述三代乡村教师薪火相传的感人故事
栏目:视线
作者: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此生有约》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张玉滚为原型,讲述了三代乡村教师薪火相传,用一根扁担撑起一所贫困山区小学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叙述和回忆揭开尘封的往事,让观众洞见原来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活得既卑微又高尚,既辛酸又无悔,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无名英雄。

  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电影《此生有约》观摩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中国影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虹子,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著名摄影指导、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武亚军,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电影创作部主任林丽宁,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处长张弛等业界专家学者,与电影《此生有约》编剧庐野、导演杨涧华、总制片周晓燕、总统筹吴非等影片主创,共同探讨了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研讨会由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主持。

  尹鸿认为,教育题材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因为教育不仅能改变人的物质生活,也能提升人的精神力量,理应成为电影艺术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电影《此生有约》集中表现了乡村教师这一很多观众并不熟悉的群体,艺术化地展现了这一群体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影片以情感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传承并转化了中国电影传统的‘苦情’叙事传统,力图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尹鸿建议,影片还可以更多地展现教育与文化带给人的尊严与荣誉感,以进一步强化主题深度。

  在饶曙光看来,《此生有约》通过表现三代乡村教师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迁,为单纯的英模人物题材影片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社会学价值。“影片不仅具有较强的影像质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比较成功,不是靠空话和套话表现人物,而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节塑造了一系列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能够凭借艺术的力量感染、打动观众。”饶曙光如是说。

  宋智勤认为,《此生有约》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电影,通过讲述几位乡村教师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表现了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电影,片中每一代乡村教师都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是一部描绘平凡英雄的电影,几位主人公也曾有过动摇和彷徨,但他们最终坚定地选择了乡村教师这条艰难的道路;是一部称颂伟大爱情的电影,片中几位付出巨大牺牲的女性形象令人动容。

  “《此生有约》将三位乡村教师的故事聚集在一部影片中,体现了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了他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当代电影创作者对《凤凰琴》等优秀教育题材电影的时代呼应。”张思涛认为,影片三位主人公形象丰满,他们之间师德的传承与感情的联系,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康伟表示,《此生有约》继承并发扬了“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学追求,聚焦“师生情”这一情感表达,将三位乡村教师一代代传承的故事表现得令人动容,呈现了乡村环境中人们对“大公无私”品质的真实反映,展现了乡村教育的真实历史与当代情境,艺术化地体现了主创所想表达的“志”与所要抒发的“情”。他认为,影片将全国许多乡村教师的故事与精神凝聚于三位主人公身上,充分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扑面而来的强烈生活质感。

  《此生有约》中戏曲化的情感表达方式,给闫少非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具有戏曲化的特征,主创有意强化了影片的情感元素,特别是在情绪渲染方面,具有明显的传统戏曲风格;与此同时,片中的台词也具有豫剧等河南地方戏曲的特点。“戏曲承载着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报恩、责任、义务、担当、坚守、诚信等。《此生有约》以戏曲化的呈现形式展开叙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强化了影片所希望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

  据了解,电影《此生有约》在太行山区和珠海两地拍摄,创作历时3年。影片由海上云天影视集团出品,编剧庐野,导演杨涧华,总制片周晓燕,总策划李琳,总统筹吴非,王键桥、徐少武、于华、薛晴、庞勇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