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首歌 共饮一江水
——“长江主题”音乐创作专题座谈会举行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实习记者 陈雨禾  来源:中国艺术报

  3月14日,“长江主题”音乐创作专题座谈会在武汉举行。正值由中国音协指导、湖北省文联主办的首届“长江音乐周”在武汉开幕之际,长江沿线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音协代表汇聚一堂,就长江文化、音乐创作等话题进行发言与讨论,在观点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共谋长江流域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长江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家园,她的多姿多彩与秀丽风光,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蓬勃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江沿岸丰富的音乐文化,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从长江源头到入海,流经青藏、滇黔、巴蜀、荆楚、吴越五个各自具有共同文化属性的区域,有格萨尔王的故事,还有云南的洞经音乐、融汇了五种腔式的川剧,亦有湖北跨越千年的编钟古乐、江浙一带丝丝入扣的昆曲和世界闻名的动人的梁祝爱情。长江流域音乐在历史进程当中与流经之处地貌和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传播和碰撞,同时各个地区的传统音乐歌种、乐种、曲种、剧种、仪式音乐等丰富形式与现当代诸多优秀作品,既有源又有流,可谓古今一体贯通。

  长江流域音乐的整体性美学特征是由该流域各地方、各地域、各民族音乐的个性特征和风格特色汇集而成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丰富的美学内涵。长江流域的音乐工作者应当立足于丰沛的长江流域文化资源,把各种传统音乐放置于它的根植文化环境当中去进行有机的多维的立体考察,揭示出长江流域音乐的基本规律,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题材风格多元、语汇个性鲜明、文化传承有序、时代底色浓厚、长江精神彰显的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需要扎根于生活

  与会专家认为,音乐创作是社会生活在音乐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音乐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一项审美活动。在首届“长江音乐周”的“长江主题”音乐创作专题座谈会上提出树立开放性的“长江主题”音乐创作观念这个题目,是基于长江流域音乐文化的现实基础。长江流域音乐文化的概念是对长江流域各地方、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等概念的拓展性成果,长江流域音乐文化概念比地方地域民族音乐文化概念具有更宏观的意义。

  此次“长江音乐周”期间,“长江主题”全国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推选出的优秀作品悉数在舞台上亮相。与会代表提及印象深刻的作品,都谈到歌曲当中的审美元素与生活气息。如歌曲《古老背》,着眼于长江上一个古老的渡口,聚焦纺织业这个切入点,从“嫁女不嫁古老背”到“嫁女就嫁古老背”,展现出人们生活的改变与时代的变迁。歌曲《三峡之书》巧妙运用屈子问天、昭君出塞等典故,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人文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心中的三峡》歌词“春花一问渔歌荡,秋月几番天外画,渺无晴浪出沙,风闯号子向天涯”,能够提炼意象、营造意境,引发听众丰富联想和想象,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给人带来审美享受。

  主题深刻是音乐作品能够打动人的重要因素。主题深刻是指要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真切感悟和深刻思考,展现在新时代出现的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新的思想、新的审美风尚,这要求创作者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具备洞察社会、透视社会和感悟人生的强大能力,要沉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去发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要能言人所未言,言人所不能言。

  用开放性的音乐创作观念认识音乐创作中的长江主题,其作品的创作者将会理解到长江主题的广泛内涵,感悟到长江主题的深刻寓意,从而自觉地虔心地用音乐艺术手段开放性地从多个视角表现母亲河。

  守正创新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与会专家指出,1983年纪录片《话说长江》播出,主题曲《长江之歌》从此传遍祖国大地。该作品歌词构思精巧,大气磅礴,意境高远,文辞优美,主题深刻。1983年到现在正好是40年,这40年也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40年,这次由湖北文联、湖北音协牵头组织的长江主题音乐作品创作,更是反映了这40年来长江流域的变化发展,包括跟我国发展变迁紧密结合的主题性活动,这也是音乐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新时代音乐家的使命责任和坚持守正创新,促进长江文艺的传承发展,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定我们的根基和根脉。“要坚决守正。文艺是民族精神散发出来的一种光芒,爱国主义有时润物无声,细化到长江沿岸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最日常的生活中。文艺工作者要通过体察和感悟,将其融入到创作当中。要坚持创新。守正是为了创新,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新的责任。通过创作更多贴近时代与大众的优秀作品,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的盛宴。要深入生活。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到长江沿线最真实的风貌,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

  与会者一致认为,“长江主题”音乐创作,需要从多方面展开工作:首先是重视统筹联动。在统筹资源方面,要充分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调动音乐家协会、音乐家的力量,发挥长江沿线音乐资源优势。同时要综合立足采风创作。要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到长江沿线现实场景当中去,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在长江长河中留下一朵精彩的浪花,留下一份时代的记忆。此外要强化品牌培育。首届“长江音乐周”的举办,是打造品牌效应的一次积极尝试,要通过多种方式,让“长江音乐周”成为辐射更大范围、更多群体,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音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