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活起来文化自信强起来
栏目:观察
作者:侯涛 杨娜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癸卯春晚,反弹琵琶乐舞《伊州》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海外版春晚成功上演。该节目成功地将敦煌乐舞进行深度再现,是近年来围绕敦煌艺术“让文物活起来”理念落地的有益探索。敦煌壁画代表我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巅峰,所绘内容成为研究包括唐代乐舞体系在内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同时为研究外来文化的中国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启发。敦煌壁画中最有魅力的片段当属“反弹琵琶”舞姿造型,是敦煌唐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图样。根据目前研究,该形象的相关文物最早可见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其中就有胡人男子反弹琵琶形象,到中晚唐时该艺术形象在敦煌壁画中大量涌现,如今“反弹琵琶”形象已经家喻户晓并成为一张无言的敦煌名片。

  遗憾的是,随着千年岁月的沧桑变幻,“反弹琵琶”形象现在只能在壁画中以静态形式向观众呈现,今人只能根据唐代画工笔下捕获的这一帧画面展开脑补想象。反观当下唐代乐舞复原表演,琵琶更多成为视觉装饰,对于演员而言只是“跳而不弹”的道具点缀。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在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齐天乐》节目中,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首次进行了反弹琵琶的演出尝试并取得成功,这次“技术突破”为进一步开展敦煌乐舞场景的深入还原再现带来了极大鼓舞作用。

  为进一步挖掘敦煌乐舞文化,特别是对“反弹琵琶”乐舞场景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复原,本次乐舞再现从曲谱、乐器、编排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尝试。在音乐方面,复原了《伊州》这一重要的敦煌曲目,依据是1982年席臻贯先生发现与记录的《伊州》敦煌曲谱文献(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第P3308号卷)。《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而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据此可知《伊州》不仅是唐代敦煌周边西域音乐的主要代表,盛唐时期更是西曲东渐为宫廷燕乐的核心曲目。本次演出中,《伊州》这一敦煌曲谱“天书”得以破译,使得尘封千年的盛唐旋律再次奏响于神州大地。

  在乐器制作方面,对琵琶、腰鼓进行了有据可依的复原与改进。为保证唐代乐舞的完整性,在保证乐器整体面貌最大程度贴近唐代审美的同时,主创试图在乐器的可演奏性和舞蹈的可行性中找到平衡点。为保证舞蹈的流畅性,琵琶尺寸在标准成人琵琶大小基础上略有缩减;为保证琵琶的可演奏性,形制采用现代琵琶样式和品项数目,因现代琵琶“长梨形”轮廓接近于唐五弦琵琶外观,琴头样式和琴身彩绘则参考了日本正仓院藏唐五弦琵琶做法。腰鼓制作一改当下主流的木质鼓身复原方案,采用击打音色更为铿锵的陶土材质。《文献通典》记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乐书》中记载,“腰鼓之制,非特用土也,亦有用木为之矣”。结合腰鼓出土情况,以泥土为材质的瓦制腰鼓应是唐代腰鼓更为主流的做法。腰鼓配色则以朱白为基调,以彩绘鸾凤为纹饰,样式参考了敦煌壁画与唐锦中的鸣凤团纹图样。

  在舞蹈编排方面,主创试图突出乐舞结合复原主题的同时,将敦煌舞蹈的飞动美感予以充分展现。本次演出尽管在乐器演奏难度与舞蹈表演难度之间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调和,但“边弹边跳”的形式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敦煌舞蹈本身的表现力,特别是乐器演奏极大限制上肢动作的发挥。鉴于此,对敦煌壁画中的无乐器独舞、琵琶独舞、腰鼓独舞、腰鼓琵琶合舞四种舞蹈形式进行融合,《伊州》独创了琵琶、腰鼓、无乐器舞蹈的三人合舞形式。在此安排下,无乐器舞者既可专注于敦煌舞蹈本身,又可通过演员之间的穿插、换位弥补舞者上半身空间动作的过多留白。这种编排上的创新,既充分表现琵琶舞者与腰鼓舞者乐舞结合的独特魅力,又使总体效果不乏敦煌飞天般的飞舞灵动。

  1月22日零点,随着新春钟声敲响,《伊州》成功上演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海内外观众共同欣赏到了一场深度还原的盛唐乐舞,更唤起了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归属感。如果回顾乐舞复原过程,这又是一次集众多学者、舞者与工匠智慧,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根植于唐代美学肌理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在本次演出背后无私付出的当代中华儿女身上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感以及作为文化接力者的自我身份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