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长城》音乐会奏响
回溯长城历史 阐释长城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18日,作为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中央民族乐团《长城》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中央民族乐团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而全新编排推出的一场回溯长城历史文化、阐释长城精神内涵、展现长城当代价值的主题音乐会。音乐会特邀中国美术馆为视觉支持单位,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音乐会题字。音乐会于2021年首演,今年经过重新编排,由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民族管弦乐《我的祖国》2部经典作品和民族管弦乐《长城万里》《长城内外》《血肉长城》,女高音、马头琴与民族管弦乐《长城颂》4部新创作品构成。

  其中,《长城随想》由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刘文金作曲,于1982年首演,近年来多以节选乐章的形式在各大音乐会出现。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胡琴演奏家唐峰此次在《长城随想》首演40周年的时间节点,以四个乐章的完整形式创新演绎了这部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中央民族乐团的镇团之宝,去年我们尝试了与阮族协奏的创新探索,今年将全曲四个乐章以经典的协奏形式搬上舞台,将当代人对长城精神的理解注入其中,致敬经典的同时也希望给大家带去新的音乐感受和新的精神力量。”唐峰说。

  本着音乐的语汇不是特别具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也会看到不同的长城和长城精神的理念,《长城》音乐会在创作初期就没有给作曲家“命题作文”,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发挥,写出自己心中的长城。王丹红的《长城万里》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整首曲目纵横于长城千年历史之间,尽览长城脚下的沧桑巨变;张千一的《长城内外》则以空间为线按照地域延展,乐曲中河北民歌、东北民歌、内蒙古民歌等音乐素材被串联起来,将长城内外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融于一曲;郭文景的《血肉长城》从长城的一小段历史切入,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和粗犷质朴的秧歌形式将演奏者和观众的情绪全部调动;郝维亚的《长城颂》则站在当代的角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头琴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乐器,叠加女声独唱与乐队伴奏,给观众带去了特别的视听感受。主办方希望,观众能够在这些角度不同却表现了共同主题的乐曲中找到共鸣、得到共情,“听”到自己心目中的长城。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中央民族乐团选定“长城”这一主题,创排系列作品,一方面是要增加民族音乐在“长城”主题创作上作品的厚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则是要用民族音乐重塑“长城精神”,以一台既能回应历史,又能反映新时代的音乐会,以及一批能够留下来的长城主题音乐作品回应时代之呼,用中国的乐器、中国的音乐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民族音乐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