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我这一辈子》演出——
经典的全新演绎 京味儿的不息传递
栏目:品味
作者:竹琳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伴着北京城秋意的日渐浓郁,迎来70周岁生日的北京曲剧团,日前为喜爱京味儿文化的观众献上了根据老舍同名中篇小说改编新创的《我这一辈子》,用曲艺和话剧相容并重的形式来讲述主人公“我”辛劳困苦悲惨凄凉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底本的背景设置和风格基调十分契合。

  相较北京曲剧团在此之前创排的其他11部老舍作品,《我这一辈子》不但延续了突出原作深邃的思想主题、精心编撰唱词匹配曲调、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等优点,还在整体和细节不同层面大胆加入现代时尚的元素,体现了主创人员和北京曲剧团的创新思维及探索意识。

  曲剧《我这一辈子》在舞台上展现了老舍作品独特恒久的魅力,同时成功解决了用传统手法处理这种距今年代较为久远的题材易导致的陈旧感、隔阂感。编剧和导演提炼内在和外在的精髓,围绕其串起故事发展线索,设置人物角色,在此基础上采用新颖的形式,从而赋予作品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我”作为出身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希望凭自己的聪明勤奋得到衣食无忧和家庭美满等寻常的幸福,但无奈却因历史新旧交替、社会动荡黑暗,这并非好高骛远的希望都成了奢望,遥不可及。曲剧《我这一辈子》将击垮主人公的几大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按顺序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大小高潮迭起。有了几大关键节点,再将“我”因生计所迫转行当巡警、媳妇背叛私奔被人无情耻笑、忍辱负重却难逃晚年失业加丧子的厄运等素材组织架构起来,便是一部主题鲜明、跌宕起伏的精彩舞台剧。

  新瓶装旧酒,该剧无论是叙述或独白的唱腔对话还是肢体语言,直到服化道,处处有突破陈规的创新尝试,于细节处见工夫,为北京曲剧这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陈年佳酿”更添一缕清新芳香。用老弱妇孺皆能理解领会的表现形式来揭示社会现实和矛盾冲突,是北京曲剧的不懈追求。而闪烁智慧幽默大气的精雕细琢,则源于其艺术上的无限潜能。

  冰糖葫芦、硬面饽饽等小商小贩有板有眼的吆喝,“间壁儿”“嚼裹儿”这些北京土话,即使家徒四壁也不能亏了礼数不顾外场的“爱面子”,曲剧《我这一辈子》犹如一幅绘声绘色的老北京生活地图,在其中融入象征、隐喻及意象等现代戏剧技巧和理念,有力地渲染和加强了背景氛围,也更能够引起年轻观众的认可与共鸣。

  剧中演员一人饰多个角色,他们大多是刚刚毕业进入剧团工作,全新亮相便实力不俗,赢得观众喜悦的笑声和感动的泪水。北京曲剧团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光大树立了典范, 70年的不懈求索探寻、推陈出新,铺就通向未来的宽广大路,而这种来自百姓、服务百姓的文艺作品,也必然永葆青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