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杜甫》迎来第三轮演出——
走入诗圣的“诗之江湖”,看到真实的人
栏目:品味
作者:本报记者 王钰 实习记者 陈雨禾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杜甫》剧照 李春光 摄

  “千秋史诗杜,独立自苍茫。”9月23日至10月9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杜甫》再度上演,将贯穿整个十一黄金周。这部历史剧以独特的视角,诗情与诗意结合的舞台呈现,展现了杜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剧中的杜甫,在飘零坎坷的人生中有内心的困惑,更有高远的理想和不拘小我的豁达。他的人生境遇、高洁品格既令后人高山仰止,又具有真实可亲的一面。经过不断打磨,迎来第三轮演出的话剧《杜甫》带给观众精雕细琢后的沉淀和新意。

  《杜甫》在北京人艺的排演更像一次水到渠成的机缘。该剧剧本由曾经创作过《李白》《知己》等文人戏的剧作家郭启宏执笔。郭启宏在回顾创作历程时曾说:“李杜齐名,写《李白》,我到了写作后期,才领悟知识分子徘徊于‘道’‘势’之间的心路,获得‘进不能,退不甘’的题旨;写《杜甫》,则惘然,满脑子人生坎坷路。舞台上当然不能是讲台上的作品分析,即便写到他的名篇,也是为了写人。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不被世人理解的堂·吉诃德,恍惚中他在大战风车,与虚无相搏击,这应该就是杜甫!”谈到创作初衷,郭启宏坦言,子美没有李白潇洒,没有高适显达,没有苏涣乖张,但是即使死后也绝对有一次机会笑傲诗的江湖!要让孤独的诗圣得到他应有的一切,还他一个高尚且高贵的灵魂。于是,在郭启宏“近十年提纲告成,越四年初稿甫就,又五年数易其稿”的剧本基础上,经过所有主创人员的艺术探索,终于有了相隔28年之后《杜甫》和《李白》在北京人艺舞台上的相聚。

  而对于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来说,这部《杜甫》更加意义非凡——《杜甫》是冯远征在北京人艺的第一部独立执导的大戏。在剧中他身兼导演和演员双重身份,运用别具匠心的导演手法进行了二度创作,把诗圣杜甫艺术地呈现在了舞台上。比如在“三吏”“三别”的段落,他使用“白描”的手法集中呈现,而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他希望观众抽离出来,从现代的角度去理解杜甫当时的诗句,也把唐代中期的历史画卷徐徐打开;在接近尾声的第六场,他使用“梦中之梦”的手法,打破时空隔阂,让苏涣、李白、高适、严武在杜甫的梦中相会,梦中人可以和其他梦中人互相对话,杜甫可以把所有的疑问直接说出来,观众可以看到“诗之江湖”的群星闪耀和人物之间目不暇接的关系;在最后的“余韵”一章,他使用大段独白,完成诗圣的自我评价——“诗的江湖谁最棒,只有你,少陵野老杜子美。”最后这段充满激情的独白,舞台上的冯远征仿佛用尽全力,撑起杜甫精神世界的屋顶。

  如今,《杜甫》经过三年多的打磨,开始了第三轮演出。杜甫的主创团队仍然在不断精雕细琢,不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为了让观众听得清楚剧中半文半白的精妙台词,主创们在台词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剧中的诗不是要朗诵,而是要像说话一样,用诗去对话交流。”冯远征说,在吃透理解的基础上,要力争把这部戏独特的古典韵味和韵律传递给观众。“要举重若轻,让每一句台词深入人心。不追求熟能生巧的流畅,而是追求更合理的心理依据,演好一个个真实的人。”在冯远征看来,他更希望观众看待杜甫是一个平视的角度,和杜甫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理解杜甫是怎么成为诗圣的。

  作为一部历史剧,《杜甫》的舞美使用了“线型山水”的理念,用写意的线条、金属感十足的架构、漫天飞舞的“神火幽花”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空间感,有一种“人在画中走、诗中游”的意境。在冯远征看来,《杜甫》的舞美不能是写实的,而应该是写意的,同时要是大开大合的,“因为杜甫的一生仕途蹭蹬、生活困苦,舞台表现很容易掉入写实戏剧的圈子里,因此希望在舞美上更加具有诗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