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打造城市规划影像志
栏目:京声京视
作者: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生生不息》海报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一道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历史、现状和未来诸多战略思考和判断的时代命题。7月5日起,中国首部聚焦城市复兴题材的人文纪录片《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生生不息》重装上阵。栏目立足民族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方位,站在“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民生立场,用影像解密城市更新的“北京样板”,用故事拉近新定位下“城”与“人”的距离,全力打造学术精神与艺术追求深度结合的精品力作。

  《生生不息》站在喜迎二十大的历史节点上看北京,以首创精神聚焦城市规划宏大命题,以时代眼光审视城市发展伟大进程,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首都十年发展成果、市井人文、历史文化巧妙融合,政治站位高远,社会意义深远,揭示了民族复兴的壮丽前景。

  节目以影像为笔,深耕转型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双奥荣光等时代课题,抒写首都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立意深远、振奋人心。《底色》一集聚焦温榆河的“蜕变”,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大跨度、连续性的真实记录,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引领下城市绿色发展典范的诞生,持续擦亮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筋骨》一集深耕城市转型升级发展中工业遗产如何重焕生机,在历史光影与时代故事交织之下,北京重型电机厂变身文创产业园区、北人集团通州厂区变身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典型宣传,让观众看到了老旧厂区价值重塑、破茧成蝶的无限可能,规划让传承与发展魔术般糅合。《生生不息》立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之问,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上,高站位、全方位展现了首都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城市更新发展的“首善样本”,把握导向、守正创新。

  城市规划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诸多专业学科的宏大命题,如何让枯燥的专业知识适合大众传播,如何让经典的规划案例变得喜闻乐见,《生生不息》一方面保证学科专业水准,在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权威机构的深度合作中,为一大批优秀规划成果与规划人提供大众传播秀场;另一方面传递“人人都是规划师”理念,以全纪实的方式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典型规划项目的“前世今生”,在问题导向与成果反馈的首尾呼应中,引发观众对城市规划的深度思考与广泛参与,以舆论力量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

  节目在推动学术理论雅俗共赏上下足功夫,既以受众为导向,从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出发普及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新趋势,如《冬夏》一集从“水立方”的转身、“冰丝带”的破局讲起,以“双奥之城”的历史荣光与群众同频共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印证城市规划对民族复兴伟业的深刻含义;又以规划师为突破,在职业故事的多维讲述中凸显民生情怀,如《轨迹》一集聚焦三代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师跨越57年薪火相传的故事,在增加受众更多职业认同的过程中消除知识壁垒,同时,规划师也是普通乘客的角色转变,将规划师的使命感与乘客的幸福感合二为一,让观众产生了节目所谈论的、所呈现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感受,从而激发了解城市规划的内在动力。

  作为《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生生不息》深耕传统纪录片优势,延续鲜明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在全纪实镜头语言与设计感剪辑手段的搭配下,城市的魅力与规划的涵义得以还原释放,在细腻的人物塑造与鲜活的故事讲述中,观众视听体验在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下得以全面提升。同时,以技术赋能传播,借助三维动画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抽象的城市规划动起来、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了具有现代感及冲击力的全新体验。节目充分发挥人文纪录片的优势,借助镜头语言深耕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宝贵历史记忆,《晨光》一集以故事化思维聚焦城市副中心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三大建筑的规划,在规划者的内心独白与大运河文化的历史挖掘中打破时空界限,在三维动画与航拍画面的叠加中展现新文化地标的恢弘图景,带领观众从多维视角感受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的光辉之路。《青山》一集追求极致的色彩冲击力,在多样视角、多种形式的画面组合中,推广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复兴路径。《高地》一集擅长人物群像刻画,水泥厂老工人孙振林、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同一片土地,不同的群体,“人”与“城”的关系演变让城市规划多了一份人情味儿。

  规划作为贯通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灵魂,因其综合性、复杂性鲜少诉诸媒体解读。《生生不息》以城市为窗口,以生活符号及文化元素为抓手,通过影像创新及学术研讨,深耕空间、社群、生态、产业变迁的宏大命题,是一档见证城市复兴的经典栏目,更是一档推动共建美好家园的民生栏目,以精品创作为城市规划立传。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