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火热开启——
纳入“大戏看北京”,大戏、好戏、首演戏成关注焦点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参演剧目《惊梦》剧照

  “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8月18日,“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随着话剧《俗世奇人》、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话剧《红高粱家族》、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的主创一同为戏剧节一系列重磅话剧、音乐剧开票,“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正式拉开帷幕。从9月14日起至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

  来自中国剧协、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国资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和戏剧界专家学者、艺术家代表,以及戏剧观众代表等200余人,共同见证了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的精彩启动。老舍先生女儿舒济在给戏剧节组委会发来的寄语手稿中写道:“看到老舍戏剧节每届都有新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看到国内更多的剧团加入进来,看到更多的北京普通观众有了参与戏剧活动的机会,看到戏剧节能够将提高水平和普及戏剧文化相结合,能够为北京的文化事业添彩,我很高兴!”而正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的参演剧目《惊梦》导演、主演陈佩斯则通过视频邀请广大观众:“大戏、好戏、首演戏,尽在老舍戏剧节,咱们剧场见!”

  老舍戏剧节创办于2017年,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发起,并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共同主办。老舍戏剧节始终以“呼唤戏剧文学精神”为己任,关注民众情感,讲好北京故事。5年间,老舍戏剧节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以北京丰富的戏剧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掘利用北京现有演艺空间,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建立了良好的戏剧生态。到今年,老舍戏剧节迎来了第六个年头。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由中国剧协、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国资公司为指导单位,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被正式纳入北京市“大戏看北京”重点项目。

  本届戏剧节以“绽放”为主题。历经5年积累沉淀,老舍戏剧节迎来“大戏看北京”的历史机遇,华丽绽放——20余台“大戏、好戏、首演戏”遍布大剧场、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国家及省市院团、民营戏剧机构齐聚京城;主题论坛、创作分享等活动发布行业观点,引领戏剧发展方向;通过作品委约、联合创投、共同运营,催生成果转化;开展戏剧普及活动,搭建民众参与平台,推动戏剧走进社区、园区、商圈,让戏剧艺术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展演剧目一经发布,就引得现场观众称赞。“这次戏剧节大戏多,够硬核,够燃!”

  今年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5个单元。“文学佳作”单元最受瞩目,开幕大戏是9月14日至18日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为主创班底、根据冯骥才原著改编的话剧《俗世奇人》。紧接着,莫言的同名话剧《红高粱家族》、毓钺与陈佩斯继《戏台》之后二度合作的话剧《惊梦》、赵淼导演的新作《虚像的道化师》、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北京人》、为纪念北京曲剧命名70周年新创排的老舍原著改编的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等剧目紧随其后。而根据列夫·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则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将于12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

  “父亲很懂戏曲,对于戏曲非常喜爱和重视,多次参与戏曲的改编和创作。影响他话剧创作的恐怕不仅仅是当时西方的现实主义话剧作品,中国传统戏曲对于他的话剧创作也有相当深刻的影响。”正如舒济所言,本届戏剧节的“梨园百花”单元颇具看点,尤其安排了具有文本性、民族性、创新性的戏曲演出。如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昆曲《牡丹亭》(上、下本)、北京京剧院《马前泼水》《好汉武松》、北方昆曲剧院《墙头马上》《望江亭中秋切鲙》、北京小百花越剧团《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北京市曲剧团《我这一辈子》等都将上演。此外,“国际视野”单元则以高清放映的方式播放英国国家剧院《哈姆雷特》、韩国剧工坊魔方阵话剧《骆驼祥子》等海外精品名剧。“后浪新声”单元关注戏剧新锐人才和作品,包括《威廉与我》《象棋的故事》《吉他男》等。携手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校园涟漪”单元,以征集高校戏剧线上展播的方式,聚焦青年戏剧人才培育。

  每年的老舍戏剧节,专业论坛总是吸引戏剧人的关注,而论坛所阐发的观点,往往成为整个行业的风向标。今年老舍戏剧节期间将举办3场大型主题论坛,通过开放式座谈研讨方式,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据了解,与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专家团队携手打造的“文学作品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论坛,将邀请业内资深专业戏剧家、理论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著名编剧,以及亲历改编舞台剧作品的导演等,共同展开讨论,从学术角度出发贡献行业智慧;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时代的戏剧观”论坛,将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健康戏剧生态;而与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合作的“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则将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北京西城,讲述老舍与西城的不解之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如何探索戏剧节新生态?这是近两年来老舍戏剧节主办方一直思考的问题。《2021年北京市“大戏看北京”工作方案》提出:“要发挥首都地缘、智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各类文艺要素集聚,切实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为此,本届老舍戏剧节将以戏剧节为平台,整合剧目展演、剧本孵化、剧目制作等演艺要素资源,运用数字藏品、新媒体直播等一系列创新手段,联动戏剧全产业链,促进戏剧生态健康发展,形成“北京经验”和“北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