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业界共话香港电影的历史与未来——
把握历史机遇,加快融合发展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张伍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廿五成就,紫荆华彩。东方之珠,香江潮涌。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电影亦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驻京办)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寰亚电影有限公司举办“香港影像:辉煌岁月 美好未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学术活动系列”,该活动包括电影《七人乐队》首映式暨活动开幕式、“香港电影的稳发展与再出发——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电影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香港经典电影展映与专家讲座。

  “香港电影的稳发展与再出发——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电影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相结合,云集学界专家与业界翘楚,观察与探讨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电影赓续文脉情思、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文化现象,兼具前瞻性和针对性地探讨香港电影的精品创作、产业规划、文化意识与美学思想转型升级,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以全面充分开展合作,促进香港电影持续健康发展,助力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多领域深度交流再上新台阶,为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香港电影开辟新局面、铸造新辉煌。

  中国影协副主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通过线上发来祝贺,他表示,“博纳影业25年来和香港电影有着深度广泛的合作,拍摄了合拍片《十月围城》《打擂台》《一代宗师》《无双》等作品,这些都曾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拍摄出更多的好电影,来回馈广大观众。”

  “轻工业”“工匠精神”的历史优势

  在谈及电影未来趋势时,香港资深电影制片人张承勷先提到当下电影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他认为,现在电影最大的威胁来自流媒体,“流媒体影响了整个电影产业生态。不只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也面临这个威胁,如今好莱坞的类型片主要是与流媒体视频差异化明显的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片。”他以《你好,李焕英》等电影为例指出,现实主义仍旧是能够体现中国独特性且具有潜力的电影题材。

  在谈及香港电影史和铸就辉煌的历史因素时,张承勷认为,香港的电影史是“轻工业”化的,而不是“重工业”化的。“历史上,唯一的工业化时期是‘邵氏’时代——片厂主导演员、武行,演员是领月薪的,导演也一样,整个制片制度是一条工业生产线。后来‘邵氏’不做电影,香港电影基本上就没有工业化生产了,顶多算‘轻工业’。香港最开始只有一所电影学校,电影人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但大家从头到尾保持着敬业的‘工匠精神’。香港电影可贵的还有‘活下去’的精神。”张承勷说,低成本、简陋的片厂都阻挡不了香港电影的灵活性,香港电影从来不以精准见长,可是全世界很多观众都喜欢香港电影,他们喜欢的是香港电影中“野性”的精神。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与内地电影融合互补

  香港著名导演陈嘉上认为,香港电影人特别重要的精神和操守是讲究团队精神以及对团队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履行职责。同时,陈嘉上也认为,香港电影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需要提升和加强,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香港与内地电影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有助于使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优势互补。

  寰亚电影副总裁郑剑锋表示,香港电影工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师徒制,不光技术部门,导演和演员行当也是师徒制。“但是,当工业达到一定水平、一定量的时候,完全靠师徒制是不行的。如今内地电视剧年产几万集,电影年产700多部,光靠师徒制是不够支撑人才需求的。”他认为,香港电影反映的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现在内地电影的发展地域特色也越来越明显,“如《人生大事》就是‘四川电影’,《爱情神话》是‘上海电影’,通过语言和人文精神能看到其中独特的地域文化。香港电影工业和娱乐事业发展得比较早,所以形成了所谓的‘香港电影’”。他觉得,现在应该多拍好电影,而不是一定要期待某种电影的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主任周星认为,很多香港著名导演在思想意识上认同中国电影,并且把自己的商业电影经验用于“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中,推动内地创作了一批独特且重要的“新主流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头部电影”,从《建军大业》《红海行动》到《长津湖》《水门桥》等,香港导演们创造的内地“新主流电影”为人民所津津乐道,取得了示范性的高票房,并且为大量内地导演学习借鉴。

  据悉,香港驻京办与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还携手举办“历久弥新经典永存”香港主题电影展,放映《猛龙过江》《秋天的童话》《家有喜事》《豪侠》《奇迹》《暗战》和《星月童话》7部重新修复的经典港片。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也将献映8部香港电影。9月,香港驻京办将在内地13所高校举办香港电影观影会暨专家讲座,增加青年对香港电影的认识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