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
在虫与人的世界中,感受同样的母子亲情
栏目: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剧照 中国儿艺供图

  日前,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原创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作为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下展演剧目在中国儿童剧场上演。创作的匠心让观众在萤火虫和小主人公宝宝两个不同世界同样纯真的情感中,获得诸多感动与思考。

  3岁的宝宝第一次被放在外婆家,第一次离开妈妈,很想妈妈。为了安慰宝宝,外婆为她捉了一只萤火虫。外婆不知道,她捉走的是一只萤火虫妈妈。小萤火虫一路追赶着被捉走的妈妈。为了救妈妈,它一次一次奋不顾身地撞向那“看不见的蜘蛛网”(玻璃瓶)和开往城市的大白盒子(汽车),几度失去知觉。失去知觉的小萤火虫被宝宝发现并放进了那个玻璃瓶里。看见萤火虫母子相见相拥的样子,让宝宝想到萤火虫离开妈妈也会难过,也会想妈妈,原来小萤火虫和宝宝是一样的。于是,宝宝打开玻璃瓶,送萤火虫回家……

  该剧通过讲故事的小丑、不同大小变化的木偶、不时穿插其中的影子戏以及现场实现音效的乐器演奏,在舞台形成多维奇幻的几重空间,生成简约、写意的审美意趣,朴素地演绎着真实的情感故事。该剧导演、福建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导演傅磊表示:“我们追求的舞台效果是在一张白纸上铺开一幅画卷,就像一幅幅绘本的图画一样展现在孩子面前。”

  傅磊介绍,在视觉效果上表现不一样的人虫两个世界着实很难。“一般人会觉得虫世界用木偶更好表现,但是木偶的表演和人的真实情感及交流又很不一样,于是我选择反过来,用人演‘物’、‘物’演人,用人最真挚的感情去透射虫世界,这样既缩小了人的概念,显示出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同时又放大了萤火虫的形象与情感,表达出最原始、最质朴的母子亲情,在反差中发现和体会动物与人类共通的情感。”

  多维空间开发、多种手段的运用,让该剧的舞台在几重延展中拥有了无限可能。对此,傅磊表示“我希望把想象力打开。当我们确定了这样几层表演空间时,我发现一下子把镜框式舞台‘撕’开了,在这些空间中寻找不一样的呈现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把奥尔夫打击音乐搬上舞台的现场音效是这部音乐儿童剧的一大亮点。舞台一侧,演员们现场演奏康加鼓、风铃、马林巴、鸟鸣器、蛙鸣筒、拇指琴等打击乐器,模拟诸如流水、风声、蛙鸣、鸟叫等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傅磊介绍,“奥尔夫打击音乐课堂”是当下中国小学音乐课普遍推广的一种音乐课堂,它让孩子在课堂上直接用打击乐器学习节奏、触摸乐器。

  该剧编剧、中国儿艺院长冯俐介绍,故事的灵感获得很偶然。“大约4年前我去杭州出差,晚上在西溪湿地公园游湖,船夫一路上如数家珍讲着多年来他熟悉的那里的周遭,这株草开什么花,那棵树结什么果,哪里能抓到小螃蟹,哪片池塘中曾有什么鱼,一草一木、所有变与不变在他那里都充满故事。这其中他说到以前这里有很多萤火虫,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旁边当地同仁也说自己孩子小时候萤火虫到处都是,一抓一大瓶,现在很少能见到了。后来我忽然想到,人为了哄孩子高兴抓萤火虫,但是如果萤火虫离开妈妈会是什么感受?从人的角度抓萤火虫似乎并无不合理,但是如果从萤火虫的角度换位思考,你会发现这样的行为其实很残忍。就是想到这里,忽然就有了这个故事,以及人与虫世界两条线的戏剧结构。”

  冯俐坦言这也引发她的另一种思考,即人们总是习惯和关注妈妈对孩子的爱,了解母爱的无私与无限,其实孩子对母亲的爱常常是更加无条件的,甚至愿意为其舍弃生命,尤其是在某一个年龄段,而这种情感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我小时候有几次经历记忆特别深刻,一次是看见护士给妈妈打针,平时大人眼中文静的我立刻拼了命地上前‘救’妈妈,不让护士给妈妈打针。还有一次是看见理发师给妈妈剪头发,我认为剪头发也会疼,于是又跟理发师拼了。并且,我第一次离开妈妈也是妈妈出差,把我放到姥姥家,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觉得天塌了,尤其是天一黑的时候,那种恐惧感便会袭来,心像被掏空般痛苦,那种心情孩子应该都会有,但往往会被成年人忽略。我认为这些情感表达出来给孩子看,孩子会感到慰藉,感到原来大人懂得自己。”

  在冯俐眼中,儿童剧比成人剧的创作空间大。孩子的世界是有种“宇宙观”,大人的世界往往被填满的是“社会观”,更多地受社会关系与功利等影响,远远没有孩子的世界包容。然而,人们往往在成长与成熟的路上不断丢失着童真世界里珍贵的东西,直到老了时才意识到并渴望回归童年。

  冯俐在场刊上写道:“走近孩子,再走近孩子……当我真的走到孩子身边、走进孩子心里,就得到了馈赠——获得了一双孩子的眼睛和一颗孩子的心。我想,可以写更多作品给孩子们,同时,也给大人们。”这段寄语亦体现和印证她创作的儿童剧中一以贯之的戏剧哲思和生命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