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弹“古曲谱” 又要弹“新乐章”
——以非遗传承实践为例
栏目:观察
作者:杨爱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云南,中国版图上的西南方,一片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神奇土地,在这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684.6万常住人口,26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而民族,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上,少数民族的先民们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艺术形态和活态传承的特殊技艺,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4000年来,发轫于云南三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闪耀着古老先民的璀璨智慧。各族人民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保存了古老民族的生命记忆,例如白族龙头琴弹唱、傣族葫芦丝演奏、纳西族热美磋音乐等。同时在强大的活态文化基因的蓄力下,后辈人也开始担负起传承的使命,利用新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记录、推广非遗文化,让更多人欣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穷的魅力,并激发了民众对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2013年,我组建了第一支乐队龙头琴弹唱组合“白人兄弟”。乐队成员是三个白族小伙子,他们谙熟龙头琴演奏技艺,习得白族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他们手中的乐器叫龙头琴,俗称龙头三弦,是白族弹拨乐器,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龙头琴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是白族说唱音乐“大本曲”专用且唯一的伴奏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从活态文化的技艺传承开始,这是传承的基底,亦是创新的生命之源。接着我又推出了纳西族音乐组合“纳音之声”等,从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求创新的可能性,打破原有的一弹一唱、自吹自奏的传承模式,逐渐融入多元的民族音乐,重新作曲、编排、组合,既继承优秀传统,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受观众的喜爱。

  首先,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既要弹“古曲谱”又要弹“新乐章”。“古曲谱”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和魂,必须坚守;“新乐章”是为了传承更广更久。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弹“古曲谱”和“新乐章”并重。《背盐调》《热美磋》《傣调》等古曲,也是主打曲目,加了和声和舞蹈表演后,更好地诠释了原曲意境,常听古曲的观众在看了他们的表演后连称“有味道”。在此基础上,为扩大受众范围,又不断谱新曲、唱新歌。如《游丽江》《大理找金花》《古道琴韵》等,都是近年来新创作的民族歌曲。近年来,还对观众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进行母语配琴演唱,表达少数民族儿女对党和祖国的挚爱情怀,深情的演唱获得了观众的点赞。

  其次,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必须要有“名师点”和“大舞台”。无论哪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大都是口传心授。为了获得“真传”,我特别聘请白族大本曲音乐泰斗级人物杨汉先生弟子、琴师杨月明等为艺术顾问。有这些名师的指点,传承道路始终在正道上行进。传承的信心来自于展示的舞台,我们先后举办非遗专场音乐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及有关省区市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还随团到韩国、泰国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得到广泛好评。

  同时,近年来我也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力量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非遗的传承活动。这些来自于大山深处、田间地头的少数民族青年,从小受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对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有天然的自觉和责任担当,是真正的“有缘人”“有心人”。他们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执着信念、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唱形式,吸引了更多民族青年加入到非遗音乐的队伍中来,既恪守代传代、人传人的“匠人精神”,又能为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