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庆典类纪录片的“声音”建构
——从纪录片《香江永奔流》谈起
作者:韩飞 李金斋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香江永奔流》海报

  ◎以1997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升起中国国旗的珍贵影像为代表,香港的回归之路和回归后的发展中所历经的重大时刻、发生的重要事件成为承载代代国人共同记忆的重要符号。作为香港发展的记录者和阐释者,香港回归庆典类纪录片通过“声音”建构,在庆典的氛围里凝聚爱国主义情感,形塑家国意识。这是中国纪录片在当下的功能实践代表。

  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国家叙事实践和社会影响力释放,通常是以国家事件和国家战略为选题和叙事聚焦点,以“庆典献礼”作为重要创作由头。纪录片被纳入国家宣传体系当中,配合大型媒介事件,成为其进行议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回归25年来,因纪实影像在见证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促进社会沟通与共识建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每当“逢五”“逢十”的庆典节点,聚焦香港回归的庆典类纪录片作品均未曾缺席。从《香港十年》(2007年)、《你好,香港》(2007年)、《新香港故事》(2007年),到《情注香江》(2012年)、《紫荆花开》(2017年),再到如今的《香江永奔流》《空中看香港》《见证香港故宫》……这些纪录片或“高举高打”,或将微小个体融入宏大主题、将平实视角融入宏伟叙事,阐释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传递主流价值,汇聚国家和民族向心力。

  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政论纪录片《香江永奔流》,以《明珠璀璨》《枝叶关情》《坚强后盾》《拨乱反正》《共进未来》5集篇幅,全景式呈现香港回归祖国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香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未来的光明前景,让“香港回归”这一饱含历史和时代印记的话语再次成为民族和国家记忆的凝结点。

  纪录片学者比尔·尼科尔斯曾指出,正如演讲者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赋予某一特定观点以声音(Voice)一样,纪录片也会使用所有可利用的电影手段向我们发声。在他看来,“声音”是一个关于影片的逻辑、论点或立场如何向我们传达的问题。尼科尔斯所谓的“声音”可以在广义上理解为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方式。在纪录片中,“声音”的感染力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说服的力度,也影响了作品的可欣赏性和可接受度。我国庆典类纪录片多以政论表达为主,是对“形象化的政论”“形象化的党报”模式的扬弃,它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紧密关联,善于运用视听结合的政治修辞,组织严密的结构和多种论证方式进行“声音”传递,表达政治观点。纪录片《香江永奔流》的创作亦是如此。

  总线引领,搭建严密的叙述框架

  在整体谋篇上,纪录片《香江永奔流》采用中心线串联式结构,以“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的发展为“总线”和“总角度”,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涉及香港各方面发展的全景介绍统合到特定主题框架内,为作品锚定根和魂。该片整体结构的铺排以总线为引领,每一分集作为平行的分论点,分别聚焦香港现今取得的成就、祖国对香港的深切关怀、动乱平复之后的香港以及香港的未来发展等,从多侧面、多角度服务主题。在分集表述上,纪录片《香江永奔流》各集以分论点串联微观案例,形成多个叙述侧面,辅助完成对主题的阐释。例如第三集以“中央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为主题,讲述回归以来香港在面临疫情、金融危机等发展难题的情境之下,中央援港抗疫、对港保供、支持香港应对风险挑战等鲜活事例,诠释了祖国是支持和引领香港发展、维护香港稳定的坚实后盾。而正是因为祖国的支持和引领,香港才有了如今的发展和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纪录片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声音”传递逻辑和方式的建立过程。在操作方法上,该片选择了以全知式的解说词来作为主要叙述和串联方式,搭建起宏观总线为统帅、各分集中观专题式叙事为脉络的框架,让该片的叙述层次严密清晰。

  论据鲜活,让“声音”入耳

  如果把论点和论述结构比作庆典类政论纪录片的筋骨,论据或者说故事案例就是它的血肉。血肉决定了形象性和可观赏性,让“声音”入耳;筋骨决定了思想高度,让“声音”入脑。两者结合,才能深入人心。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可看性,纪录片《香江永奔流》的创作者有意识地引入平民视角,借微观的、个体的故事,对抽象的政论表达进行形象化解读。该片每集内容,都是从一个小故事切入,降低观众进入的障碍。片中,少年警讯成员、过渡性房屋住户、“香港故宫”建设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物纷纷发声,以亲身经历谈论周边生活的改变,政治观点就这样巧妙融入人物叙述之中。该片还注重汇聚多元个体,呈现群像剪影。如在第五集《共进未来》中,在香港青年梁安莉讲事业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故事之后,导演借用在祖国内地奋斗的香港人群像,强化了香港与内地携手共进、走向繁荣的主题。

  数据也是一种发声方式。为展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片中列举了大量数据作为论据,并注重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如第一集《明珠璀璨》中,用柱状图示意香港回归以来主要经济数字的增长,让观众直观了解香港回归前后发展的差异。在这一集中,还列举了一系列香港在世界各领域的权威排名,以升序排列的形式,突出了香港回归以来在各领域中取得的成绩,以此向观众传达一个核心观点——香港的发展成果是显著的,“一国两制”制度是成功的。另外,数据的呈现有机嵌入到特定场景之中,数据与发展实况的有机连接,规避了抽象感。

  权威发声,寻求事实的建设性表达

  纪录片《香港永奔流》以取自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内容为论据,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相结合,并让香港特别行政区历任行政长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香港英国商会主席等高级别、高专业度的中外权威人士参与到“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发展话题的探讨中。例如,第二集《枝叶关情》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香港发展的深切关注”这一主题,汇聚大量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在港访问的纪实影像,辅助加入林郑月娥、梁振英等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青少年成长等议题的看法,利用权威人士的公信力和事件知情人对于真实信息披露的权威性,使得观点更为观众所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香江永奔流》在论述过程中不回避负面问题,而是坦诚容纳了负面“声音”。以第四集《拨乱反正》为例,该片细致展现了香港“修例风波”后拨乱反正的经过,坦诚揭示香港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现实矛盾与问题,但在叙事中不突出和放大矛盾,并且以矛盾的解决为落点,最终完成“贯彻爱国者治港”的表达。因此,《香江永奔流》也可以说是一种建设性纪录片的有益实践,不仅凸显了如今我国高度的政治自信,更展现了解决香港当下发展问题的方案。

  纵观香港回归以来所诞生的庆典类纪录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纪录片作品的内容呈现各有侧重,形式化表达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一种建设性“声音”的传递。一部又一部庆祝香港回归的庆典类纪录片选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制作播出,对香港历史进行现代性解读,对香港现实进行历史性记录,强化大众对“一国两制”从构想到实践的集体认同。

  以1997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升起中国国旗的珍贵影像为代表,香港的回归之路和回归后的发展中所历经的重大时刻、发生的重要事件成为承载代代国人共同记忆的重要符号。作为香港发展的记录者和阐释者,香港回归庆典类纪录片通过“声音”建构,在庆典的氛围里凝聚爱国主义情感,形塑家国意识。这是中国纪录片在当下的功能实践代表。

  (作者韩飞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李金斋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