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栏目:艺林
作者:胡晓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族声乐是中华艺术之林的瑰宝之一,民族声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漫长悠久的华夏民族历史中,经过不断积淀、传承、借鉴、吸收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完善的民族声乐艺术,创造了辉煌的民族声乐文化。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基于生态视角审视民族声乐文化,即从民族声乐文化的生存状态及其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分析。这一视角具有多维性、系统化和关联性的典型特征,落实到民族声乐文化领域,即从纵向的时间维度以及横向的地域维度,厘清民族声乐文化的源起、流变、积淀之脉络,关注民族声乐文化的互动、碰撞、裂变的交融情状,由此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系统地探寻民族声乐文化的源起、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事宜,明确声乐文化的最佳传承路径及创新策略。

  多维性视角:民族声乐文化的丰富性

  多维性视角,即从多样性角度来分析。生态系统的内部存在多样的要素、类型,民族声乐文化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也有着多样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类型,而越是成熟的民族声乐文化,其内部的文化因素越丰富、文化类型越多样。从时间维度来说,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而从地理维度分析,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则覆盖了广袤的华夏大地。据此,传承与创新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应注重以下几个关键词:一是“丰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丰富性非常明显,这是基于民族声乐艺术要素和类型多样性而生成的。大致地说,有不同种类的声乐艺术,如戏曲、曲艺说唱、民歌等;有不同形式的演唱风格,如民族、通俗、原生态唱法等;有不同地域的艺术精品,如豪放的藏歌、悠扬的蒙古族长调、高远的青海花儿、清新的江南小调等,而基于以上所形成的民族声乐文化必然也是丰盈厚重的。二是“尊重”。如前所述,要尊重民族声乐文化的多样性,不仅要尊重汉民族声乐文化,也要尊重少数民族声乐文化,特别是对于一些面临重大传承危机的非物质文化,要制定合理、全面的民族声乐文化保护政策,给予足够的制度支持和经济倾斜,全力维护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多样性。

  系统化视角:民族声乐文化的一体性

  系统化视角,即从一体性角度分析。生态系统内部的类型和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华民族声乐文化既然是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必然也有着交融与互促的密切关联。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历经最持久、最广泛的发展历程和衍变跨度之后,最终形成了一个完善、多样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也是一种必然。基于以上,在谈及民族声乐传承与创新时,所体现的关键词:一是“互促”。即在民族声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不同声乐类型之间的关联性,考察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推进、相互影响所形成的良性关系。如壮族、瑶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比邻而居,都有跳铜鼓舞的民族传统。二是“融合”。如京剧是在徽班、秦腔、汉调的交融之中,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戏曲种类,最后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国粹。这一过程体现了某一艺术类型从单一、简单的地方小调经过融合最终形成较丰富、复杂的综合性艺术的发展过程。综上,建议在传承与创新民族声乐文化时,也要秉持民族声乐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质,发挥民族声乐文化融合互促共进的优势。

  关联性视角:关注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环境

  关联性视角,即从相互作用视角分析。生态系统与其周围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容忽视。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频度、深度与广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自华夏这片沃土,不仅要注重内部各艺术要素、艺术类型之间的交流融合,也要关注其与世界各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间的交流借鉴。其实这种交流借鉴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在近代“西学东渐”之风兴盛之时,西方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演唱方法、训练方式等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当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也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我们要明确这一点,在坚持自身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同其他民族艺术文化的交流。

  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一个民族对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这一民族的前途命运,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家们对待民族声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昭示这一声乐艺术体系的未来走向。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尊重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传统,关注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前景,以多维、系统、关联性的视角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剖析与解构,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复合多维的视角、求新奋进的意识对民族声乐文化进行全面审视、公正评价、合理改造,更好地吸收、继承民族声乐文化中的宝贵精华,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持久发展,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始终充满生机的参天古木。

  (作者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