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发现 在影像中抵达
——纪录片《行走海河》观后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赵思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3集纪录片《行走海河》于5月20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是天津市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精心制作的作品,在“风云”“巨变”和“气韵”三大主题的讲述中,将天津市600余载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行走海河”不仅是该片制作团队执行拍摄的物理路线,更是其透过现实影像向观众发出的一次精神邀约,一次感受漫步在天津卫、海河旁,体验悠长岁月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的绝佳机会。《行走海河》每集45分钟左右的内容体量,似乎与今天“短平快”式的视听审美相悖而行,但如此充足的时间设置恰是对天津厚重历史的尊重和对民族记忆的保存,充分彰显出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海河传媒中心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国家相册里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即将到来的党的二十大唱响一曲礼赞之歌。

  自1404年筑城伊始,天津在6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见证、参与了不同文明的繁荣兴盛,尤其是在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天津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建立党组织的一片红色热土。无数仁人志士在海河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推动着中华民族逆流而上。在纵深的历史脉络中,天津不仅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也为共和国创造并保留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行走海河》秉持中国纪录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传统,通过一系列人物群像的勾勒串联,在时间的延展和空间的锚定中,赋予九河星辉、一城璀璨的天津卫更具真实质感的灵魂躯体,也让观众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中,领略天津的万家灯火与月色婵娟。

  这是一场关于文化的巡礼,民族救亡史、科技发展史、艺术文明史和国家建设史在影像的行进中如同枝蔓勾连般缠绕在一起,为观众创造出全景式观察天津历史文化的光影之窗。全片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饰演李大钊的演员张桐的历史寻路开始,从陈独秀与李大钊在天津海河边为民族救亡振聋发聩的举臂高呼,张伯苓弃武从文后用知识、体育改变国人的教育思想;到“中国氢弹之父”于敏28年默默付出、传递“两弹一星”精神,天津航天人崔蕴十年如一日的细致工作;再到王莘、李叔同、蒋子龙等一批艺术大家和天津女排、天津冰球队的青年运动员,天津所承载的中国历史和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都经由个体故事的讲述而得到充分释放。天津的发展史不再是书本上抽象冷静的文字语言,而是在具象热情的视听文本中得到建构和生成。天津的文化不仅有严肃庄重的一面,更有轻松活泼的一面。《行走海河》中天津的建筑、生态、美食、艺术等文化形态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内容不仅激发着天津人发自内心的共鸣,也给更多的人带去了古今交汇、文明共赏的审美快感。

  片中,富有韵味的旁白解说在历史的流转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补足了画面缺少的重要信息,更辅助叙事完成逻辑上的转变,使得故事间的衔接显得更为精妙和自然,观众也因此得以更加沉浸式地介入恢弘的历史故事中。如在介绍完周恩来离开南开大学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人生经历后,解说通过“痛矫时弊,育才救国,周恩来的坚持,贯通于张伯苓的教育理念”一句,在周恩来和张伯苓之间建立了思想上的连接,也创造了叙事转换的由头,张伯苓的人生故事由此展开。此外,更为巧妙的是,《行走海河》的历史巡礼并不是简单基于纵向时间轴的顺序讲述,而是更加注重艺术性叙事的设置以及随之而来的意味生成。片中采用前后呼应的叙事技巧,就使得整部纪录片形成主题上的完美闭环,观众在与内容的互动和思考中接收到来自编导意欲传达的更高一层审美意趣,全片在主题的表达上也就拥有了更丰富的解释空间。

  《行走海河》内容涵盖丰富,从过往天津的城市风貌到现代天津的脉搏跳动,从蜿蜒曲折的天津海河到广阔无际的自然湿地,从历久弥新的市民文化到代代传承的特色美食,这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细节都得到摄影机最忠实的记录,观众也得以通过镜头穿行在各种景致中,在走走停停间发现天津的变化之美,在时空巨变的对比中感悟城市心跳的回响。这种变化不仅是古今对比之变,也是从城市到自然的景观之变、从人物到人物的故事之变。超过3000小时的素材积累和5个月的制作时间体现出摄制组追求极致的创作理念,也是《行走海河》视听语言充满艺术韵味的原因所在。

  超高清摄制和数字影像制作技术使得《行走海河》不仅能够真实捕捉天津城市和生态的自然风貌,更使得过去种种无法再现的历史也能通过数字建模技术得到还原。例如,当介绍到天津在元代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时期承担海船的终点码头以及北运河航道起点的重要功能时,该片通过极为逼真的建模和渲染,展现了直沽(天津旧称)万船驶过的恢弘壮丽景象,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们在这里买卖货品、彼此交流,文明也由此生长和繁荣。多形态拍摄技巧的使用也赋予整部纪录片多维变化的观看视角和超越日常经验的审美体验,如航拍摄影、延时摄影、微距摄影、升格镜头等均在片中有大量运用。观众跟随镜头飞跃城市上空,经过森林、湖泊和田野,真正实现“五步一换景,十步一重天”的视觉观感。天津美食在微距镜头的雕刻下迸发出食物的鲜香和色泽,移动镜头和推拉镜头的有规律使用也使得观众能从多角度感受天津隐藏在食物里的烟火气息。

  《行走海河》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之一便是发展,不论是天津在共产党和共和国发展史中的重要位置,还是工业基因在天津不平凡成就中的驱动力量,抑或风土人情和生态环境在天津城市性格塑造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发展始终都是全片关注的重点。通过“发展”这一叙事逻辑的贯穿,天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得以清晰呈现,各种精神文明和生态理念的演变和继承也都自然显现。尤其是“他者”视角的引入,是该片在叙事上的一大亮点。《行走海河》记录了荷兰籍生态学教授托尼斯·皮尔斯马对天津湿地的深入观察和探索,意大利学者乐小悦在融入中国社会的基础上翻译了意大利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等。透过国际友人对现代中国的体验,观众在跨文化交流中感知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行走海河》中体现出来科技进步是发展之美的一个重要面向。从天津手表厂、“飞鸽”自行车、“七一”照相机,到天津智慧港口、“天河”超级计算机和太阳能驱动智能网联车,天津的科技产业在近百年的时光中迎来跨越式发展,持续推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文明的进步。其中所蕴含的对待科学锲而不舍、求真求知的精神也一代代保留下来,成为天津文化中最为闪耀的一部分。此外,为了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时光的印记,《行走海河》制作团队搜集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如1951年开工建设中的天津港、100年前的民园广场、20世纪初维多利克咖啡店等,往来其中的各色人等也都在诠释着天津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色彩。动画的制作同样也是《行走海河》展现发展之美的一种方式。在谈到历史上产生在天津的现代物品时,制作团队通过一辆绿皮火车的穿行,串联起电视机、汽车、无轨电车、照相机等老物件,清晰地展现出那些承载了一代中国人集体记忆的经典符号,观众也由此被唤起了过往的记忆而感到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