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簋街》演绎“京味儿”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制作、中国评剧院承办的话剧《簋街》历经1年时间孵化创排,将于1月15日、 16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首演。

  话剧《簋街》由曾创作《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影视作品的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王之理创作文学剧本,在此基础上,编剧杨硕根据话剧的特点创作了故事框架。故事以北京美食地标“簋街”为题材,跨越30余年簋街发展历程,通过描写住在簋街的李家、金家等三代人的平凡烟火人生,从主角李一刀的视角出发,将“父子之情”“亲家之道”“邻里之义”几组人物关系巧妙联结,透过两组平行时空,展现了簋街第一家饭馆“酒盈樽”由起到落、又由衰向盛的酸甜苦辣,展示了一条街道在岁月变幻下呈现出的时代新面貌,以小见大,侧面体现了北京几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介绍,话剧《簋街》是一部以“京味文化”为底色的话剧作品,“京味文化”既凝练了北京文化的独特属性,更彰显了北京历史时代特色与未来北京发展中的活力与创造力。为此,北京演艺集团邀请到了业内最具实力的创作团队和实力派演员,并网罗了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曲艺团、北京市曲剧团等多家院团的艺术人才参与其中,同时尝试融合多种艺术舞台形式,在拓展创作题材和探索跨界融合舞台新样式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一部兼具思想性与可看性的话剧作品。

  据了解,话剧《簋街》不拘泥于传统的剧种展现,是一部融合戏曲、音乐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话剧作品。《簋街》的创作还得到了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和簋街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主创和演员多次到簋街实地采风。

  谈到剧本的创作过程,杨硕说:“我在王之理老师文学剧本的基础上选择了簋街发展的3个阶段,1988年改革开放走到了第10年,簋街开了第一家饭店;2008年北京奥运会,簋街正式知名火爆;如今来到了北京冬奥会的前夕,我希望通过《簋街》这部作品的展现,让簋街和京味儿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欢。

  舞台呈现方面,话剧《簋街》摒弃了传统写实的舞台设计,通过对北京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将舞台空间赋予更多变的功能性,以及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该剧导演钟浩谈道:“我们在一个固定场景中,通过影像与道具、服装的变化,来展现簋街30多年来的变化发展,从不同角度深掘京味儿文化,进而表达人与城市的关系。”

  舞台设计任冬生表示,通过多边错落的舞台布置,充分放大了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北京元素和时代符号,又通过用心的细节来呈现写意化的北京世俗生活,展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在虚拟的环境背景下,更能突显主人公的内心表达。

  演员阵容上,该剧由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侯岩松主演剧中的灵魂人物李一刀;龙月、刚毅、周士尧、刘勃君、芦宏、王玉、屈绍春、刁成禹、蒋晓波等一批实力派演员携手出演。侯岩松在谈到他饰演的李一刀这一角色时说:“我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被感动了,这是一部非常温暖的剧,紧扣时代的脉搏,非常生动地还原了簋街的发展过程。能够有机会塑造像李一刀这样的角色,我感到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