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联:探寻乡村振兴的文艺模式
栏目:乡村振兴进行时
作者:张乙千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用自己的专长为村民送上歌舞、曲艺、杂技等惠民演出;为农户家庭书写赠送书画中堂、拍摄全家福;为村民义务放映电影,让院线大片走进乡村农家;为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组织采写,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动人故事……在陇原大地上,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文艺的作用愈发重要。

  近年来,甘肃省文联围绕“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党百年”“抗击疫情”等重大主题,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特色的文艺活动与文艺创作实践,为甘肃省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文艺创作、更准确地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在方向、路径和规律等方面给出了借鉴和参考。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表示,文艺家要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方向性,各文艺职能部门要积极适应创造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的机制和条件,探索出借力提升本土创作的方法。

  从开展美术主题创作到组织文艺家参加各类展览活动,甘肃省美协近年来积极鼓励作者扎根红色陇原,创作出更多体现主流价值、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品力作。在组织实施“为时代楷模立像——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专题美术创作”项目中,甘肃省美协特邀中国美协专家、甘肃省内优秀画家28人深入八步沙林场开展写生创作,精心为三代治沙人写生画像,描绘三代人38年来的治沙成就。展览在武威、兰州、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先后举办,并在中华数字艺术城3D立体展厅线上长期展出。

  甘肃省的书法大县大多是脱贫攻坚的示范区,是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近年来,他们成功地将书法艺术融入市场经济,形成了收藏、创作和交易三位一体、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甘肃省书协从中积极开展书法文化交流,搭建书法产业交易平台,举办书法品牌节;支持书法文化产业园和书法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推进书法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书法大县书法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让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样,甘肃省民协立足甘肃优质和特色民间文化遗产资源,积极通过举办活动特别是节庆活动,进一步宣传、强化品牌。中国民协2006年命名西和县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后,自2012年至今,甘肃省民协与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了8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中国(陇南)乞巧文化论坛”,在全国范围内牢固树立了“西和乞巧节”文化品牌,对带动当地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民协还多次组织省内学术力量和媒体开展民间文艺田野考察活动,对诸多代表性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表演艺术、信仰民俗等民间文化进行资料普查和信息采录,并在此基础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民协重大项目,为甘肃民间文化遗产保存了珍贵的文献资源。

  在甘肃省文联的指引下,各个协会都在为同样的目标努力奋进——发挥好各自文艺门类的特点,凸显主题创作的引领作用,讲好甘肃故事,做好主题创作的策划实施工作。甘肃文艺家也纷纷从个人创作实践出发,结合“乡村振兴”发表了自己的所见所感。

  “乡村振兴的文学责任是乡村精神重振和塑造,深扎是手段和方式,文化自信是支持。”围绕这一点,《飞天》月刊主编、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阎强国表示,乡村振兴主题文学首先是对乡村精神的重振和塑造,是对新乡村人本身的心灵书写。编辑《飞天》时,有一篇讲述一位乡村老人易地搬迁到新乡镇楼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经历的短篇小说令他印象深刻,因为作品关注到了精神的层次,新一代乡村振兴奋斗者的精神塑造是文学表达所必需的。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才可能有好的文学表达。文学表达者想要准确表达出乡村精神,就要挖掘展现优秀的文化传承,才可能更接近乡村本身的精神内涵。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宣传乡村振兴成果上,影视作品是一个很好的窗口。2019年,兰州浩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甘肃省新艺联执委会副主席韩建和团队就开始研究乡村振兴相关题材的剧本。经过长时间的题材、故事筛选后,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乡村建设发展风貌的作品《鲜花令》。为此,主创团队一次次深入采风、实地调查近两年的时间,走访了许多基层一线干部,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了解到很多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这为《鲜花令》的剧本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这次创作起到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乡村建设,通过影视作品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促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和现代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展现百年乡村建设成就。”韩建说。

  在这些深入一线的文艺家们看来,围绕重大主题进行文艺创作时,要让创作与时代节奏同步,要深入到一线进行采风和走访,把新样态、新语态融入重大主题创作,推陈出新,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曾担任陇南市武都区琵琶镇张坝村“第一书记”的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刘云鹏看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古村落张坝村是书法、摄影等文艺创作助力甘肃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成功案例。近三年,通过甘肃省文联组织或个人邀请文艺家进行有关的主题创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300多篇散文、诗词、报道和数量非常多的摄影、书画等作品。去年全村贫困发生率为零,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张坝村被列为市区党建示范点,张坝古村落成为武都旅游新名片,旅游产业初成规模。刘云鹏认为,要在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和农村文艺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谨慎的谋划,寻找适合的、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项目。

  “乡村振兴的文艺表达是一个重大课题,各文艺门类都应在把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文艺家要将个人艺术表达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积极投身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表示,希望甘肃文联下一步为丰硕的工作成果做好整理归纳,推进乡村振兴文艺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