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铁道英雄》11月19日全国上映——
经典的“铁道”题材,不一样的平凡“英雄”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铁道英雄》海报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肆虐横行的鲁南地区,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穿铁轨、扒火车,截取武器和物资,用胆识和智慧与敌人斗争到底,殊死捍卫家园,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今日全国公映的电影《铁道英雄》,便改编自“鲁南铁道队”的真实抗战事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临城一带八路军第115师“鲁南铁道队”与敌人斗智斗勇、保家卫国的故事。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电影《铁道英雄》专家观摩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影片主创与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就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认为,《铁道英雄》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展现家国信念、传递民族情怀,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对红色经典进行了全新表达,相信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创新表现手法 演绎银幕经典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赵卫防看来,《铁道英雄》堪称“新主流”大片的全新力作。“影片前半部分利用雪景加重了悬疑色彩,后半部分则以枪战凸显动作场面,实现了类型手法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对接。”他认为,主创团队在“铁道”这一经典IP的基础上,凸显了“英雄”的概念,通过形式新颖的创新手段,同时完成了“铁道”与“英雄”两大元素的建构。

  “影片场景刻画感染力十足,故事节奏流畅抓人,结构设置扎实巧妙,人物塑造生动形象,细节处理前后呼应,艺术品质值得肯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表示,“最为重要的是,影片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鲁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抗战文化进行缝合,挖掘和拓展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边界,借此强化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则认为,《铁道英雄》在故事的核心层面并未流于表面化,深入挖掘出经典题材的精神内涵;而在革命英雄主义的表达方面,则突出了英雄人物的个性魅力——老洪就义前以帽掩面的动作、老王由软弱到坚定的矛盾心理刻画,都做到了生动鲜活、有血有肉。

  热血铁道英雄 诠释家国信念

  《铁道英雄》不是一部以宏观视角叙事的影片,而是另辟蹊径地将镜头对准很容易被当代观众所忽视的平凡英雄人物。影片导演杨枫介绍,之所以选择“铁道英雄”这个题材创作影片,是因为自己希望能够借此挖掘此前影视作品没有充分展现的八路军第115师“鲁南铁道队”的真实故事,“我们创作的准则是:尊重历史、尊重平凡英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称赞《铁道英雄》“重回历史现场,重构经典故事,重现牺牲价值,追问生命意义,探索了当下中国电影的‘悲壮美学’,凸显了电影中的民族自信”。在他看来,影片对抗日英雄和日本军人的写实性呈现,更加彰显了战争的残酷性,“最后两位主人公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尽显悲壮,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传统。”

  在《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看来,影片尊重历史、敬畏战争中的人,同时回归电影本体,塑造了悲壮抗战中的平凡英雄,颇具艺术感染力。“主创尽可能用镜头说话,通过大量俯拍镜头、黑白色调反差,呈现了更加逼真的视听效果;整部影片动静结合,在激烈的动作戏之外,文戏的处理同样充满悬念性和紧张感;人物塑造个性鲜明,老洪和老王两个主人公一冷一暖、一明一暗、一庄重一诙谐,令人过目不忘。”

  秉承民族精神 锻造红色精品

  近年来,弘扬主旋律的商业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并日益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铁道英雄》既表达了对平凡英雄的敬畏,又实现了红色题材的创新表达,还刻画了一批接地气的英雄形象,堪称一部兼具大场面、强剧情、快节奏的优质主流大片。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丁亚平则认为,《铁道英雄》实现了真实性与典型性、文学性与历史性、普通英雄与民族大义的三重结合,实现了英雄群像与英雄个体之间既有反差又十分巧妙的勾连。“《铁道英雄》将镜头对准平民英雄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让观众在缅怀先烈、重温他们大无畏精神的同时,倍加珍惜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当今美好生活,这应当是影片最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表示。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指出,通过观看电影《铁道英雄》,能够感受到创作团队对电影品质、电影工业化的重视程度,而这正是中国电影整体提升的根基。“影片在主题塑造、题材选择、叙事表达、细节处理、环节把控等方面都十分精良且精准。在我们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前行过程中,希望更多的电影工作者能秉持这种创作态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电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