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以“年轻态”的理念寻找历史与当代的情感共鸣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两个京城,十五天,四个痴人,两千两百余里路,面对命运,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由马伯庸全新长篇历史小说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日前,作为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艺术普及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老舍戏剧节“老舍茶馆”系列活动之一,大咖讲座——舞台剧《两京十五日》主创见面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导演、编剧高志森,制作人吴珊雅,主演肖顺尧,多媒体设计王梓楠,主题曲制作人黄竣琮等主创与观众们分享了《两京十五日》从畅销IP小说到舞台呈现的构思与过程,以及在改编中充满“电影感”与“年轻态”的创意表达,揭开了该剧的神秘面纱。

  作为历史题材作品,舞台剧《两京十五日》通过小人物曲折惊险的故事和小团队的经历,引发观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其中历史人物产生的现代共情共鸣感,也表达了在大历史的宏观背景中,面临艰难险阻的小人物愈挫愈勇不屈不挠的努力与追求。故事从细节处着手,通过讲述京杭大运河沿线上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展示运河两岸的风情和人文,也勾勒出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市井生活的鲜活画卷。

  “《两京十五日》虽然写的是历史故事,但在我看来并不是完全传统的,有着与金庸作品一脉相承的东西,创作中有历史的内容,有文化的内涵,也有推理的元素及武侠的成分,我并不把它完全看成是传统小说和历史小说,而是从人性角度来看,更关注的是故事中人物的成长、经历、转变与坚持。”高志森直言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在他看来这是一部无论在文学技巧方面还是在可读性方面都很突出的作品,有很好的读者基础。但改编难度很大,原著有近70万字,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剧情发展也峰回路转,需要把这些都浓缩在约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对故事重点的拿捏要非常准确。而且因为小说讲述了太子从南京到北京的全过程,有一个整体格局,不可能只是抽取故事的一部分。

  高志森介绍,创作中除了拿捏重点,也非常考验讲故事的方法。一般舞台剧中,表演的空间固定,场景的空间也比较固定,因此不适合来演绎这个故事。作为一位香港导演,充分感受中西文化的交汇,传统与前卫的融合,再加上兼具舞台剧和电影的执导经验,高志森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手段——不用舞台剧的方法,而是用分镜头的方式改编。“区别于传统舞台剧,我会以充满电影感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在舞台上展现出近似电影的蒙太奇效果,更会使用舞台投影去做切割以及转场,令场面的组合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冲击力,也使节奏更加紧凑。相比于单纯地用话剧的方式来呈现,我也计划借鉴海外音乐剧的表达风格,结合不一样的元素,发挥舞台剧现场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力,增加舞台的感染力。”

  “年轻态”是贯穿该剧的一个核心创作理念,出品制作方希望年轻人能够走进剧场,通过观看舞台艺术获得对美与历史的感悟,这也是选择改编马伯庸作品的根本原因。原著作者既是一个历史研究者,也是一个流行文化的深度参与者,这样的背景使他的文字更能在保证历史严谨性的同时,也能抓住年轻人的喜好,创作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品。该剧是“中演院线新精典IP工程”首个由总部直接操盘制作的剧目,通过对优秀原创文学IP的挖掘、孵化与运营,努力打造精品舞台剧项目,进行IP的产业孵化,并通过新精典IP工程开展青年艺术创制作人才扶持工作、新锐舞台剧演员培育工作,选拔新锐青年艺术家和青年演员加入主创团队。

  该剧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出品,中演院线出品和总制作,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出品,北京中演四海文化执行制作,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合制作,同时邀请了香港春天实验剧团提供制作支持。据介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后该剧将开展全国巡演,并拟于明年赴港澳地区演出,助力内地与港澳文化艺术交流。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