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网剧在后流量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栏目:视线
作者:高小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希望的田野上》海报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网剧在后流量时代推出的一部对乡村振兴现实题材进行挖掘拓展的成功之作,也是主题性网剧创作如何与时代审美接轨进行年轻化艺术表达以及在人物塑造上下足功夫做出的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从叙事推进上看,该剧从主题到人物,都采用了双轨的并行方式,艺术地将当地农民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入住白果村后,从实业振兴的物质层面到包括农村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村民扫盲、乡村卫生、文化娱乐在内的精神文化的振兴,在发展经济与精神文化双轨并行的叙事推进中,如剥洋葱般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为观众剖析了西部农村的现状,使观众看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村民带来的切实变化。该剧在展示变化中又紧紧和人物塑造的“成长性”并行推进。除了白果村村民从怀疑抵触到慢慢信任,再到逐渐接纳并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各项举措中的整体成长,剧中成长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代表就是男主人公张楠。

  新任铜江市教育局局长李世涛,这个非典型知识型教育局局长,以当地教育和扶贫工作挑选人才为出发点,看上了因在网上刊发了一篇关于铜江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文章而走红的硕士生张楠。在李局长眼里,有责任有担当有知识又是当地走出来的大学生,这些叠加的元素如果用到铜江乡村振兴事业中,必然会有所作为。于是,一场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马拉松恋爱”就此展开。但张楠并非传统乡村题材电视剧中学业有成后立志回报家乡惯用的大学生村官人设,他虽然为家乡教育积极写调研文章,成立家乡助学基金,当真正让他回家乡工作时,他却强烈拒绝,不回家乡工作的回答只有三个字——“穷怕了”!仅仅三个字掷地有声,这种近乎残酷的真实人物心理,是无数个寒窗苦读、跳出农门的“张楠”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宁愿顶着“凤凰男”的名声,在大都市艰难奋斗,也不愿意回到家乡,这种心理写照反映的恰是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巨大差异,引发我们思考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刻不容缓。同时,张楠幼年时母亲因为抢水失手打死了村民,这一事件对其留下了童年创伤。常年背负着“杀人犯”儿子的巨大心理阴影,对张楠形成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层面的防御型人格,这种防御型人格就是逃避记忆与现实中对其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因素的自我防御。因此,即便他因为李局长解决了母亲高昂的手术费而答应回铜江参加驻村扶贫工作,依然为自己留下三年后自由择业的退路。而当他真的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对于家乡血浓于水的亲近与热爱,在具体乡村振兴工作中自我价值实现带给他的的荣誉感,又深深唤醒了他植根于家乡的热情,尤其当他用真诚和实际行动与当年母亲失手打死的受害人亲属和解后,那层包裹于心膜外的心理防御机制终于卸掉了。三年将满,他看到家乡在驻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他已经离不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了,他决心留下来。

  无论村民的群像塑造,还是核心人物张楠的塑造,这种将人物塑造的成长性与故事情节推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是国产网剧尤其乡村题材网剧人物塑造的一次突破,这种突破使得剧中人物既棱角鲜明、丰满立体,同时避免了固有人设带来的固化艺术思维逻辑,也充分说明时代对于社会个体在性格观念等诸多层面的强大影响力,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写照。该剧的成功,就在于对于人物塑造的因时、因势上,在于细腻捕捉人物心理层面的波澜变化上。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张力,张楠的扮演者曹骏没有把张楠演成一个概念中的村官,从开始坚决不愿意回到家乡,到为了母亲的手术费被动回到家乡但只干三年,再到经过驻村干部的努力家乡真的改变了,他由衷地要留下来,曹骏准确把握了人物三种心理的递进过程。

  该剧一个突出艺术特色是对于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刻画,诚如剧中铜江市委书记在乡村城市教师轮岗制度改革会议上所说的:“农村为我们城市贡献了粮食,贡献了农副产品,贡献了劳动力,难道现在还要为城市培养教师吗?”中国长期基于工业化追赶世界的具体国情,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一定意义上使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处于为中国现代化“输血”的状态,越来越发达的都市文明,与一些乡村大量人口外出导致日渐凋敝的乡村形成强烈反差。剧中,乡村教师长期以来从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都不如城市教师,而乡村教师评优工作往往就是以进城作为奖励,结果造成不断地从农村教师队伍“抽血”。不改变这一局面,教育公平这条社会公平的底线将被踏破,阶层固化,“出生即命运”将会成为可怕现实。该剧将乡村振兴聚焦于农村的教育制度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城市文明对于乡村文明的反哺阶段,不能只是物质层面,而要以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作为根本,对乡村教育振兴从人才供给,到工资待遇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都要改革,这是该剧内在主旨立意对于乡村振兴的核心诉求,也是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如果单纯从追剧的观赏角度来看,贵州原生态山村的自然之美,在剧中以航拍、俯拍、大空镜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从视觉到心灵层面桃花源般的艺术享受,地域方言、美食味道、质朴村民、彪悍民风,这些原汁原味现实主义白描般的画风,使观众感受当下最真实的中国西部农村的同时,也陶醉于旖旎的乡村风景当中。

  最后特别要引用编剧饶俊的一段话:《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部剧,真正的编剧不是我,是广大的驻村干部和父老乡亲。这句肺腑之言回答了现实题材的源头在哪里。希望更多的编剧能听到饶俊的这句话。

  (作者系《文艺报》艺术部主任、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