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篇小说到舞台剧,
《活动变人形》将引发怎样的思考?
栏目:艺林
作者:施盈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是一部有记忆的小说。它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一个缩影。20世纪的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残酷的时代,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大到历史发展,小到个体经验,历史和政治与人民的关系贯穿其中。《活动变人形》里那代人基本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还有眼泪没有流完,还有愿望期待后人实现。让这些文学形象重生,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著名作家王蒙对自己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曾这样说。日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媒体探班活动,为这部观众期待的作品揭开了神秘面纱。该剧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出品,中演演出院线担任总制作,北京中演四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广州大剧院联合执行制作。

  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的《活动变人形》,以倪吾诚的儿子倪藻作为语言学家于1980年出访欧洲、拜访父亲当年的朋友开篇,回述了几十年人间沧桑和倪吾诚一生的经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概括了数十年间中国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反映了生活的形形色色及其本质的诸种矛盾,揭示了民族性格中的痼疾。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在此基础上改编,旨在展现出中国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矛盾、艰难与曲折。如能在今天这个时代继续引发关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思考,这也是这部作品在当下的社会意义所在。

  可以说,这是一部有记忆的小说,而本次创排的舞台剧也是《活动变人形》首次被改编为戏剧作品。对于大众并不是很熟悉的“活动变人形”这一概念,剧中有一段台词解释道:“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他的欲望、希望、理想,是他的头;他的本领、行为、成就,是他的身;他的环境、地位是他的腿。这三者如能和谐,哪怕只是彼此相容,他就能活,也许还活得不错。不然,只有烦恼、痛苦。”

  该剧由曾创作话剧《蒋公的面子》《繁花》的90后编剧、南京大学戏剧专业在读博士温方伊担纲编剧。探班活动上,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来到现场的温方伊通过视频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创作思路:“原著小说《活动变人形》讲述了在新旧思潮、中西观念碰撞下,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面临的困境。书中的人物都非常立体鲜活,并非对于知识分子刻板化、脸谱化的描写。在改编过程中,我主要将作品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男主人公倪吾诚的家世背景,希望通过这一部分让观众理解倪吾诚思想观念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倪吾诚的家庭矛盾;第三部分是倪吾诚和妻子和解之后,这个家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倪吾诚与妻子和解后是否家庭就会走向幸福这个问题,答案要留给各位观众在演出时找寻。”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受邀执导该剧。谈及在舞台剧《活动变人形》的二次创作,李伯男坦言绝非易事。面对这样一部对于文学界来说意义非凡的作品,如何在舞台上平衡其文学性与可看性,是其在执导排练中常常思考的问题。李伯男希望舞台剧《活动变人形》能够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同时,也能凸显其艺术价值与戏剧品格。为此,他力邀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刘科栋等业内一众精益求精的创作者,从舞美、灯光、服装、多媒体等多个方面共同为舞台剧《活动变人形》进行设计创作。

  据悉,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即将在8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并拉开巡演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