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澧:画笔之下的红色情怀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宫剑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延安新绿(中国画) 杨澧

  1948年的隆冬时节,一位18岁的青年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冒着重重危险,和同学一起冲破封锁线,徒步从西安奔赴延安,这个青年就是艺术家杨澧。这段延安生活几乎影响了他的一生,从青年时的素描《自画像》到木刻《延安之冬》《窑洞灯光》,从木刻《列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到用中国画描绘《沙滩红楼》,这位共产党员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人生展示永藏在生命中的红色情怀。6月28日至9月5日,由中央美院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承办的“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作为杨澧的首次个展,以“希望之光”“艺术学子”“多彩世界”三个篇章讲述其艺术求索心路,展出杨澧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今的艺术创作,既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成果,又呈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艺术家高尚的人生理想和充满革命信念的创作热情。

  初到延安这个“新世界”,杨澧对这里印象深刻——“喝小米粥长大的孩子的脸都是红扑扑的,大家穿的都是粗布衣服,干部和老百姓亲如一家。延安的条件虽然艰苦,却让人的心里充满阳光。”杨澧的学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张骏说。眼前的情景让当时的杨澧深感参加革命有希望、中国有希望,光明在前方。带着从小对绘画的热爱,杨澧投入到迎接解放的宣传工作中,画墙报、连环画,参与集体创作画洋片。他画了一系列的“延安速写”,尽情抒发红色情怀。然而,“他和同学们出走延安连累了在西安的老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每当说起这些往事,杨老师都是泣不成声。我想这是他多年来坚持创作红色主题的原因。”张骏说。

  杨澧的红色情怀也源自他的父亲,曾经是北大学子的父亲参加过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种种因素使得杨澧非常喜欢画红楼、画延安、画长城、画太行山、画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像中国画《沙滩红楼》《北大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就是他重要的代表作。画上,杨澧分别认真地写下北大红楼以及青年毛泽东在此地工作的情况,充满对革命圣地和革命先辈的怀念之情。

  1953年,杨澧如愿考入中央美院。当时正逢中央美院学制从三年改为五年,全力培养艺术专才。教他基础课的有韦启美、李斛和王式廓;教他专业课的有李桦、黄永玉、古元、陈晓南和周令钊,这对杨澧来说幸运至极。他用大量画作记录生活的足迹,也蕴含着对师长、亲友的真挚感情:为给《李桦传》搜集素材,杨澧亲赴李桦曾经生活的地方;在吴作人、古元等师长抱病期间,杨澧关怀备至、多方帮忙,这些从他为吴作人画的速写中可见一斑。在本次展出的素描习作、版画、水彩等杨澧学生时期的创作,反映出当时中央美院的教学状况和整体面貌。对艺术的深情和老美院的精神凝结在杨澧一道道的刻痕和笔触里,直至今天,美院的艺术滋养仍陪伴着他。

  延安留给杨澧的记忆是深刻的,晚年的杨澧不断回忆着延安的岁月。创作于2009年的《延安新绿》就是其中的写照,画中,杨澧写道:“六十年前离别延安黄土山,六十年后重回故地,既熟悉又新鲜。最令人惊喜的是,延安绿了。延安绿了,昔日黄土山,如今郁郁苍苍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另一幅《窑洞灯光》是杨澧88岁在北京创作,上面写有:“延安为民族复兴、为新中国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干部战士,窑洞灯光照耀了中国前进道路。中国人民要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如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评价:“这位党的文艺方针、文艺路线的坚定执行者,曾为中国文艺界的组织工作付出巨大心力,始终将党的文艺思想贯穿到艺术创作和具体工作之中,我们可从他充满革命信念的创作热情中,看到一位共产党员艺术家高尚的人生境界。”

  在红色情怀之外,杨澧还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每逢春节,他都会刻生肖版画,当作贺卡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比如猴年,杨澧刻了猴子一家骑自行车的版画;兔年,他又刻了兔子一家在吃白菜,虎年则是一只慵懒的猫咪在大小相似的布老虎前打盹,平实又充满生活趣味,这个在中央美院上学时的小习惯,他延续了26年。如今91岁高龄的杨澧仍以“艺术学子”自称,他随身携带速写本,走到哪画到哪,以画笔记录生活的点滴,展现对美好生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