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与山东邹平
“盲人词曲学校”的情缘
栏目:忆故
作者:杨宇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梁漱溟

  梁漱溟( 1893-1988)先生,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在北京的“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享誉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他与马一浮、熊十力一起被称为新儒学的“三驾马车”,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马一浮、熊十力都是有些传奇色彩的人物,虽性格迥异,但俱为书斋中潜心向学的博雅之士,而梁漱溟则不同,除了学者身份外,他还是一个社会实践家,是这“三驾马车”中唯一热衷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社会实践的思想家。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他认为,中国社会的支点重心向来在社会而不在政治,所以乡村建设者应守定社会运动的立场。然而,在实际行动中,他却想利用政权来实现他改造社会的最终目的,使社会运动有一个更圆满的结果。

  1931年6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为强化地方政权,经筹备,在邹平县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将邹平县定为试验县。应山东军阀韩复榘之邀,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高级政治顾问梁漱溟任研究部主任,7月继任院长,旨在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并指导乡村建设的实施。该院招收大专毕业或有同等学力的人员,着重研究乡村建设理论和各种专题。梁漱溟采取“政教合一”的方式进行乡村建设,努力实践他的“乡建救国”理论。因此,梁漱溟及“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梁漱溟也因此与邹平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梁漱溟毕生重教兴学,致力于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早已成为教育界有口皆碑的美谈。他在山东邹平主持“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期间,还与该县的“盲人词曲学校”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

  邹平“盲人词曲学校”,是目前所知山东省内第一所专门培养盲艺人的艺术学校,也是山东省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盲人词曲专业学校。这所特殊的学校创办于民国十一年( 1922年)。清末民初,民间说唱艺术颇为盛行,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盲艺人甚多。当时的邹平县临时县长楚阶礼是一位颇有开明风范的士绅,他对生理残疾、孤苦无依的流散盲艺人甚是怜恤,在他的直接倡导下,于邹平县城西准提庵创办了“盲人词曲学校”。校长兼教师为该县东范盲艺人杨在河,他尽管先天失明,但吹、拉、弹、唱甚至阴阳八卦样样精通,尤以擅唱小曲闻名乡里。该校为社会福利性质,经费由县政府拨给。所收学员年龄不限,他们一律住校,由学校提供住宿,免费学艺,但伙食自理。当时慕名前来求学者甚众,授课采用手传身授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由校长杨在河一人传授。所唱的曲种主要是北方曲种,如西河大鼓、东路大鼓、山东琴书及其他一些时调小曲子等,亦有部分学员以习阴阳八卦(即占卜算卦)作为自己毕业出徒后的谋生之本。为了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在学艺的同时,学校也曾聘请县教育科的教员教习文化课。学员在校学艺时,教师还经常带领他们外出演唱,一则为了锻炼技艺、增强社会实践;二是为了增加点收入,颇有点“勤工俭学”的味道。学制均为4年,学员毕业后经过一年“实习”,第五年即可出徒。校长兼教师杨在河的薪酬与当时正规中学的校长收入相当,只此一点,即可窥见该县对此校的重视程度。

  邹平因靠近胶济铁路,离省城济南又不远,县本身既不大也不小,各方面条件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邹平“盲人词曲学校”创办两届后不久,民国二十年( 1931年)3月,梁漱溟等在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梁漱溟在儒学传统面临崩溃的局面下仍深刻地挖掘和高扬中国儒家理念的精华,并试图通过乡村建设将其变为现实。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其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的实际行动。

  当时,在邹平主持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的梁漱溟听说该县有这样一所学校后,曾多次亲临“盲人词曲学校”视导,充分肯定该校办学的社会意义,并给予热心赞助与大力扶持。据邹平学员马光禄回忆,梁漱溟与杨在河二人曾多次相见,杨在河常常是梁漱溟的“座上客”。作为教育界“一代宗师”的梁漱溟与一位盲人学校的校长成为至交,由此足见其为人的平易与随和。

  在我国古老的民族说唱艺术中,盲人说唱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但作为一所专门培养盲人说唱艺术的学校,邹平“盲人词曲学校”可以说是山东省盲人说唱史上的一个创举,恐怕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研究院为山东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正因为有着为期近8年的乡村建设运动的难忘经历,梁漱溟与山东邹平结下很深的情缘,他把邹平作为第二故乡,并在遗嘱中表示把自己的骨灰安放于邹平。为纪念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拯黎民于水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为真理,公而忘私、不避艰险的献身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唯上、不唯书、讲真话、做真人的特立独行的儒家风范, 1993年在梁漱溟诞辰100周年之际,邹平一中、邹平县政协、梁漱溟的在京家属联合创办了由费孝通题写馆名、坐落于邹平一中的“梁漱溟纪念馆”,现已成为邹平的一张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