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发掘,助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
栏目:两会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加强研究发掘,助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推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文物保护,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重要作用的战略性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提出要推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文物保护,促进“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典型标识”在当下发挥作用。

  过去几年,经常“下田野”的贺云翱在全国政协的组织下对大运河、长征、黄河等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调研。他自己也去了陕西、甘肃等省份对长城进行考察。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更加坚定了贺云翱建议推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文物保护的决心。

  在此之前,2019年7月审议通过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调,要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2020年10月29日,国家也将黄河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名单。“我认为,四大文化公园的建设加上对长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战略。”贺云翱表示,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纵贯国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涵盖着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记录、承载、参与着中华民族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是对文物的保护。”在几年的考察调研过程中,贺云翱发现,有些地方的文物保护并不是很理想,“对于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文物的保护还是很不错的,但对一些相对低级别文物的保护,并不是太理想。”贺云翱告诉记者,甚至一些地方的文物保护碑上都有墨汁等污染物。“在长城沿线,有些居民甚至拿长城城砖砌房子或盖猪圈。”部分地方保护文物的力度不足,新建设的景观反而比较多, “拆旧建新,没有保护谈什么发展”。

  “要充分发挥各省区市地方党委、政府主体作用,聚焦文物保护传承目标,系统推进以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和长江等文物为核心的重点基础工程建设,推动相关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对濒危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预防性、主动性保护等。”贺云翱在提案中建议,可依托线性遗产空间分布特点,串联沿线文物资源,形成文物保护带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态性博物馆区,以促进相关文物与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事业的结合。与此同时,要编制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深化相关文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立法建议论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除了保护方面的问题,贺云翱也注意到,一些地方的考古工作和文物展示工作也做得不太充分——“很多地方只看到了地上的文物,缺少对地下文物的考察”,同时,在文物展示方面也有不足,“文物展示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个环节”。

  基于此,贺云翱建议,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沿线文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摸清各自家底,并建立数据库。同时,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文物开展数字再现工程,“逐步实现主题展示区无线网络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强研究发掘,助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更好讲述文物故事。”贺云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