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首演新作探索室内乐的“方位与色彩”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携手北京当代乐团青年演奏家——

8部首演新作探索室内乐的“方位与色彩”

  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北京当代乐团承办的“方位与色彩”——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日前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受中国音乐学院“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双一流’建设经费(20)-作曲系创作与研究提升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金平担任艺术总监。音乐会呈现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8位教师——王非、田景伦、克里斯托弗·普罗瑟、王东旭、阮昆申、杨金子、金平以、乔尔·霍夫曼(按音乐会演出顺序排序)创作的8部世界首演或中国首演的室内乐新作品,集中展示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作品的创作水准、思想深度和视野广度。

  当晚演出的第一部作品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非作曲的五重奏《韵I 》 。这部作品是作曲家“韵系列”作品中的一首。王非认为,最能体现不同地域特色的因素就是声韵和韵律,作品试图通过不同材料和音色手法来塑造属于自己的“韵”。第二部作品是青年教师田景伦创作的六重奏作品《大噪》。“大噪”指内含无数声音类型的“宏大之声”。作曲家受到频谱音乐、微分音音乐以及饱和主义的影响,运用微分音与平均律的对峙,产生出独特的音分摩擦和拍频效果,试图构建出一个深邃宏大且细节丰富的音响空间。克里斯托弗·普罗瑟的作品Perpetuum的创作灵感源于作曲家对天体和生物的兴趣。“Perpetuum”在拉丁文中意为“永存”,意味着永无止境或不曾改变。作曲家从对悬浮的永恒、恒动中的天体描述中获得灵感。随后上演的是王东旭创作的六重奏《跳跃与聚合》 。作曲家认为跳跃、聚合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跳跃思维减少了逻辑控制,却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而聚合思维更加强调条理性和组织性。两种思维方式不仅影响了作品的材料构建、组织方法,更启发和丰富了作曲家对音色、音响的想象。

  音乐会的下半场上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阮昆申的六重奏作品《远去的歌》 。该作品受到云南巍山彝族《哭嫁歌》的启发,有意用了快、慢、快的对比结构。音乐委婉,熟悉而又古朴的旋律如同一首远去的歌,亲切、久远。杨金子创作的《第七天》是一部五重奏作品。作品运用大提琴特殊定弦和特殊演奏法,利用特殊音色与乐器的自然音色相对比,在音高组织上利用微分音与自然音的对比来表达意境。金平创作的五重奏作品《南风》借用了福建民间音乐《福德祠》的旋律片段,并对旋律做了较大的变形处理。作曲家在作品各个段落最主要的乐思中使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并以多种方式来强调和润饰音阶中不同的音,希望在借用民间音乐素材的同时展现出丰富的音乐形象。最后一部上演的是乔尔·霍夫曼的六重奏作品Music in Yellow and Green是一幅对于色彩感知的肖像。作曲家将色彩压缩在一个紧凑、高能量的作品中,并选用相互对比和互补的6件乐器演奏。该作品的最初版本创作于2012年,作曲家为本次演出的版本扩大了编制并重新配器。

  8部作品的依次精彩上演体现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独立的艺术思考和迥异的艺术追求,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有放眼国际视野的求新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担任音乐会演奏的北京当代乐团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首支职业现代室内乐团。乐团宗旨是在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下,聚焦20世纪以来的经典现代音乐作品,并大力推动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立志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新风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乐团由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秦文琛担任艺术总监。8部新作在张柏赫的指挥下,由高馨平(长笛)、姚舜(单簧管)、王温迪(小提琴)、于明月(中提琴)、莫漠(大提琴)以及谢子薇(钢琴)一同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