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西南音画”交响音乐会首演
交响化再现西南民族民间风采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清脆的檀板敲击,在管弦乐伴奏中响起;亲切的四川方言,在和声中唱起——这一曲《四川清音随想》创意性地把地域性、民间性的声音、语汇融入交响合唱,令观众耳目一新。

  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西南音画”交响音乐会日前在北京音乐厅首演。音乐会上下半场分别上演了管弦乐队演奏的《西南组曲》和管弦乐队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唱响云贵川》 ,通过作品展示了西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对音乐的丰赡赐予,并以多样的尝试探索了如何令地域性与世界性在创作中融合的课题。

  “四川清音”是巴蜀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 《四川清音随想》的作曲家朱嘉禾表示,把这种地方风格很强的说唱艺术化入宏大严整的交响合唱中是一个创意,也是一个难题。这支作品没有选择成套连本清音曲目,而是撷取了3支活泼、风趣、易懂的清音小段“布谷鸟儿咕咕叫”“摘海棠”“六月六”作为合唱素材,采用了清音唱法中较为典型的民间技巧“哈哈腔”“弹舌音”“说白贯口” 。朱嘉禾介绍,在两种艺术的结合上,一方面找到了“哈哈腔”与花腔女高音唱法类似,以此为启发,让美声唱法尽可能接纳民间因素;另一方面,把非旋律化的部分尽可能归入合唱的齐整、统一,没有拘泥于清音“一人一鼓一檀板”的形式,而是尽可能发挥交响合唱的领唱、齐唱、轮唱、混声合唱等表现方式。在交响乐队的演奏中,以“布谷鸟儿咕咕叫”的变奏作为主体部分多次出现,另外两支旋律作为中间的对比部分形成回旋曲式结构。朱嘉禾希望,这支交响合唱可以把清音优美的旋律带给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经过作曲家的采撷和交响化再现,在此次音乐会上尤为动听。作曲家张大龙以同名云南民歌为素材创作了管弦变奏曲《大河涨水沙落沙》 ,以同名布依族山歌为素材创作了弦乐队与木管、竖琴演奏的《咕兮鸾》 ,原本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意的形式,创作后从“歌”到“乐” ,为其旋律作了“特写” ,并以交织的多音色丰富了其表达。张大龙曾为创作抗震救灾题材作品两赴北川体验生活,亲身感受到羌族人民在生活中对音乐舞蹈的挚爱,尤其逢年过节,羌族百姓在篝火旁跳起激情昂扬的锅庄舞,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引用羌族、藏族的音乐素材,创作管弦乐《闹新春》 ,表现了两族人民闹新春的意境。

  作曲家杨帆受“坡芽歌书”启发创作的《坡芽歌书》 ——情歌在音乐会上吟唱和奏响。“坡芽”壮语意为开满染饭花的山坡。“坡芽歌书” ,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壮族同胞把世代传唱的山歌以原始图画文字记录于土布上而成的民歌集,它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用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笔法简洁形象,每个图画文字代表一首歌。杨帆介绍,它的存在揭示了当地丰厚的山歌文化生态和人们依赖山歌传情的习俗,这支作品以其中第七首“思竹”为主要素材,以合唱与乐队交融的形式展开,在保留原生态美感的同时加入交响化的和声语汇与结构形式,充分发挥了作曲家擅长表现细腻内心与丰富情感的一贯风格。

  作曲家郝维亚创作的《你在我们的歌声里》 ——为管弦乐与女声合唱也在音乐会上演出,作品以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为素材,以山林中的音响描绘开篇,以人声模仿蝉鸣的合唱,带给观众丰盛、惊喜的听觉体验。

  “民间性与民族性的不同在于,民间性是偏于闭合的、地域性的、原生态的,民族性是开放的、发展的、贯通的,民间音乐是源头、支脉,民族音乐是江河、大海,汇聚得越多越广博。 ”作曲家张朝创作的管弦乐组曲《云南色彩五幅》别具一格,正反映了他的这一观点——采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风格、色彩、情调各异,既有总体统一的气质和结构安排,又有强烈的对比,着重表现云南色彩绚丽、个性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乐观豁达的民族风貌。张朝表示,在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个性相结合上,他倾向于对民族元素的创新,而非对原始素材的改编,这更有利于体现民族性而非民间性。他希望不是把作品写成原生态民歌加和声、复调、配器,而是在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创造,这样既可以融汇更多民间音乐基因,又能扩大音乐的表现力与表现范围,使作品更具时代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