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
栏目:新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开启——

展现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

  金秋的北京好戏不断。由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推出的“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正式拉开帷幕。“一城三带”指的是以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为根基,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自10月6日起,多台反映“一城三带”文化内涵的优秀剧目将轮番登场。相比去年,展演在入围作品的数量、参演单位规模和艺术种类上都有所增加,有12台优秀剧目入围,涵盖6种艺术门类,集结9家参演单位。此次“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参展剧目,展现了北京城市历史的源头,延续着城市文化的根脉,突显着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为提高北京文化软实力,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积蓄并贡献力量。

  10月6日晚,由北京市曲剧团创作演出的北京曲剧《骆驼祥子》作为首演剧目在海淀剧院正式开场,该剧目是北京市曲剧团的看家戏,也是北京曲剧的经典之作。此次上演的《骆驼祥子》是由北京曲剧著名作曲家戴颐生作曲的全新版本,新版完全尊重老舍先生原著的精神,把老舍先生对于祥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舞台表演和唱腔上也更加重视戏曲化、舞蹈化的再现。除了经典剧目《骆驼祥子》,12月8日、9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北京市曲剧团还将带着经过打磨提高的《太平年》和专门为“一城三带”创作的儿童剧《大运河漂流记》(10月30日、31日,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参加此次展演。

  紧随其后的是11月10日、 11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的北京凌空评剧团的《老烧锅》 ,该剧通过戏曲的方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栏山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搬上舞台,经过一年的加工修改后再次呈现舞台,希望能为观众带去更加精彩的演出。11月17日、 18日,在梅兰芳大剧院,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荣宝斋》以浓郁的京城特色与唯美婉转的昆曲相结合,将“百年老店”荣宝斋的故事搬上戏曲舞台。

  本次展演中有3台话剧作品脱颖而出。12月4日至6日将在人大如论讲堂上演的话剧《什刹海》力图透过关家三代人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经历、各个阶层的心路历程,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现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整体精神风貌。12月18日、 19日首都剧场上演的《我的理想生活》将以现代审美角度营造全新的老舍印象,打造一部既具极简美学,又具丰富趣味的当代舞台剧作。12月30日、 31日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的《运河1935》描绘当年运河儿女在民族危难中觉醒的历程,既体现出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又彰显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此外,由中国儿艺推出的儿童剧《长城的传说》(11月27日、28日,中国儿童剧场上演)和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新创的《长城长》(11月28日、29日,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上演)两部儿童剧都和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关。作品通过讲述长城的故事,传递出了中华民族永恒不朽的伟大精神。

  将于11月上演的北京交响乐团的《京城大运河》和北京民族乐团“流淌的旋律——大运河的随想民族音乐会” ,聚焦于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故事和人文风貌,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让观众通过音乐的聆听感受大运河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