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太行之脊》:
抗战之中流砥柱 观剧之一舒胸怀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太行之脊》海报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都成了宅男宅女, 《太行之脊》的播出让观众得以一舒胸怀,这是这部电视剧收视率高的原因之一。 ”在日前由中国视协主办的电视剧《太行之脊》专家研讨会上,中国视协名誉主席赵化勇如是说。

  近日, 《太行之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平均收视率超过1.2%,平均收视份额超过5%。该剧以八路军129师作为核心叙事对象,对其进行全景式描写。红军东征时,毛主席就作出了“扼太行者得天下”的战略判断,太行山随即成为中国抗战的民族脊梁。抗战期间, 129师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与日寇展开了英勇坚决且富有创造性的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129师精神。

  讲述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 《太行之脊》不是第一部,此前还有电影《浴血太行》 、电视剧《太行山上》 《黄河在咆哮》等。而电视剧《太行之脊》在出新上颇费一番功夫。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这部电视剧从中国人民的抗战和侵华日军两方面来写,特别是通过共产党和国民党军队的对比、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几个方面的力量的对比,来突出八路军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29师又是中流砥柱中的中流砥柱。电视剧一开篇就是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被日本人打得一直往后撤退。然而,正是不能保证一名士兵装备一杆枪的129师,顶着敌人的炮火往前冲。在豫湘桂会战中,国民党军千里大溃退。与之对比的是,八路军129师围困沁源。李准说:“这将带给年轻观众一种强烈的对比感。 ”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边国立谈到该剧的特点时说,剧中贯穿着日寇的战略方针、战役态势和战斗手段,在这种战略全局的态势变化中,八路军的历史主动性得到显现。例如在山西保卫战中,刚刚完成整编、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八路军积极出击,打平型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太原失守后,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国民党军撤离,八路军掩护他们撤退。随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八路军坚持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沁源围困战持续整整两年,城里群众始终与八路军一起到山上坚持战斗,沁源几近空城,日寇制造奴化中国人试验区的阴谋泡汤。可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作为人民中流砥柱的底气。 ”边国立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对这部电视剧全景式的纪实美学风格印象深刻。“我有时候情不自禁地把它当纪实剧去看,以129师师部、旅部、团部的故事为中心,同时兼顾了共产党的各级指挥部、指挥员,国民党高层,还有阎锡山部,以及日军司令部等,多重相关场景及其故事都全景式地串起来。 ”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时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前来开会的一个县长和一个农民的一头驴被雷劈死了,当时那个农民到处抱怨,说“为什么这个雷没有把毛泽东给劈死呢? ”毛主席听说了,就去做了调查,原来是边区政府征收的公粮太多了,导致农民有了怨言,于是有了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生产自救等一系列新政。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说,这道出了共产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力量极度失衡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反扫荡时,八路军时时处处考虑到老百姓的安全;大饥荒的时候,省下军粮支援老百姓;还想方设法买牛痘疫苗,为根据地的孩子接种疫苗。这就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具体体现。

  《太行之脊》中的虚构人物也别有风景,裴勇、武大存、欧阳春、杏儿等虚构人物,通过扫荡与反扫荡,敌进我退与敌退我进,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斗智斗勇、发展敌后武工队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增强了电视剧的戏剧性。 《中国电视》执行主编李跃森说,这部作品跟以往的类似作品不同,以往的作品或者侧重领袖形象塑造,普通人是虚构的、是陪衬;或者把重大事件作为背景,只写普通人;这部作品中的革命领袖和普通人并重,这就给创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再者,这一段史料大家都很熟悉,很难挖掘出新的东西,这就需要主创大胆展开想象。该剧通过这几个虚构人物,写出了普通人如何参与历史、创造历史,历史又是如何塑造他们,历史人物与真实人物彼此依存、相得益彰。主创的想象力就体现在这,显示出主创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提出一些对演员的选择、群众演员状态的异议,并指出剧中存在的一些历史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