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再现 艺术的升华
作者:崔勇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历史的再现 艺术的升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述评

万里长征图(局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于9月29日在军事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展览,以革命史诗般的壮丽画卷呈现给观众丰盛的精神大餐,更是革命军事博物馆献给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份厚礼。

  此次展出的100余件书画精品,是军事博物馆从历年收藏的400余件和长征有关的珍贵书画作品中遴选出的,其中既有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的翰墨精品,又有董寿平、亚明、关山月、孙其峰等的丹青妙笔。绘画作品再现了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娄山关战役、腊子口之战、胜利会师等重要历史事件,表现了红军将士非凡的人格品质,同时也对长征精神进行了更深刻的诠释。书法作品则着重收录了长征诗词,笔力雄厚苍劲,各具特色,其翰墨神韵体现出峥嵘岁月的革命情怀,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长征精神的敬仰之情。

  中国画作品按照长征行进的时间顺序排列,作品不仅主题鲜明,思想内涵丰富,而且艺术面貌丰富多彩,创作方法各具特色。其中王本诚的《长征第一桥》、《长征第一山》,画面多用湿笔积墨、积点以求其浑厚,整体讲究意境构成,在沉郁苍茫、雄强博大的风范中含蕴着幽邃深远、耐人寻味的情蕴。陈维信创作的《乌江夜月》、乔任侠的《万里北征》和刘仑的山水画《红军渡激流》,气势磅礴,意境苍莽,画面结构繁复,场面宏伟。在布局上以密取胜,并善用点簇、墨道。这里不见斧凿的痕迹,不求华丽的表象,更不要技巧的炫耀,在单纯之中,洋溢着生命主题的意绪。何廷光的《金沙江畔》和张幼矩的《皎平渡口潮金沙》,力图在作品中运用水墨渲染、点线的生动结合、墨色的丰富多变表现主体的神韵与理气。画面充溢着浓浓的自然气息,极其清纯、高雅,而又蕴含着异乎前人的审美情趣。

  卜敬恒的《岷山晴雪》和亚明的《岷山雪》主要描写的是过雪山的场景,画面主要突出人物,构图的自由度更大,视觉上的庄重感、力量感也更强烈。画面章法纵横相间,疏密有致,动静互佐,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磅礴的气势和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豪迈。仲儒乾和贺成的人物画《征途无路竟万里》、 《草原之夜》,力图通过对长征途中战士的刻画,钩沉、发掘、提炼、凝聚、塑造出鲜活的群体形象;画家始终强调以有活力的笔墨去塑造形象和表现生命主题,杜绝游离于意绪与诗性之外的技巧炫耀,使形象、旨趣、主题浑然一体。在“时代孕育豪情,艺术呼唤崇高”中,努力寻求人性深处的性格本源,并通过山、水、树、石等意象把自然的景物作了适度渲染,使山水蒙上了苍茫、深沉的诗情色彩。花鸟画中于希宁和宋吟可的《红梅》,画的主题是对生命的礼赞,画中红梅的枝干,欹正穿插,极尽长短、疏密之变化;画面色彩艳丽,在画家的笔下,看似妙手偶得,实则苦心经营。萧朗的《东方红》和江文湛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体现大自然中蓬勃的山野之气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并大胆吸收借鉴西方绘画色彩,在自然景物中寻找出节奏、规律和装饰趣味的美与姹紫嫣红所构成的色彩和谐美。

  在诸多画幅中,较为珍贵的是由徐燕荪、吴镜汀、王雪涛、卜孝怀、王国经、关松房等32位老一代著名画家集体创作的《万里长征图》国画长卷。该图卷长44米,宽0.54米,是老艺术家们在上个世纪50年代重走长征路之后的集体创作结晶。图中山水、人物、花鸟融为一体,对重点事件、重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使长征的伟大壮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体现了画家对长征史实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50年代画家们在“恭心顶礼、朝圣长征路”上,气势磅礴的大山,飞云疾风,激荡着艺术家的审美胸襟,启发着他们前所未有的观照方式、感悟方式。特别是对生命主题的依恋和对生命强力的呼唤,激起了画家们的浪漫激情与理性的思索。山石成为有灵性、有魂魄的审美对象,从而唤起艺术家的精神漫游和创造激情。他们或钟情于描绘景物的精心刻画,或着意于精神情感的体验与表现,或偏重于作品境界的不断开拓,力求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体现长征精神。画家们没有用通常惯用的写实手法来描绘事件的现实场景,而是通过在描绘对象的基础上加入了强烈的主观感受,造型处理上既着力于形与体的关系,又兼顾细节的微妙变化,成功地塑造出表现长征精神的极富感染力的画作。画作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以期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关注历史和现实,注重思想内涵,构成了画家们长征创作的艺术倾向。艺术上的多样化,学术上的高品位,加强了这件作品的表现深度和力度,突出了军事文化的特征和魄力。

  纵观展出的国画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长征这个历史性的瞬间,在总体上显示出雄伟、豪放、厚重、质朴的风貌。在阳刚与阴柔这一对立统一的审美追求中,吸取的是阳刚之气;在柔美与壮美的选择中,选择的是壮美。画展作品重表现、重作品的整体效果,追求意境美的创作特点,构成了画展的审美基调。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进程中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伟大时代波澜壮阔的精神风貌,不仅体现了老一代艺术家重视题材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昭示了一种斗志与力量的象征。

  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历来要求一方面在真情实感上走向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注重精神境界的再现。纵观展览中的作品已不再是那种革命道理的渲染,而是注重了艺术美与历史的结合,注重了抒情性和观者的心理沟通。站在作品前,仿佛感觉到那些呼啸的乐章在忽隐忽现地回荡。画家的笔墨,不仅抒写出胸中激情,还给了我们更多可作深思的启示!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如何创作?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与《万里长征图》相映成辉的还有由陈云诰、诸季迟、张伯驹、廖旭人等26位中国著名学者、书法家、收藏家以《万里长征图》为题,用《满江红》的词牌各填词一首,分别用精到的小楷挥毫落墨,汇成册页。册页长7米、宽0.4米。这批作者50年前值建军30周年之际他们融入自己的真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怀,词作自然意味深长。他们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爱戴之情融入诗词书法作品中,给人一种正气昂扬、健康向上的鼓舞。所填词皆格律工整,文辞清雅,寓意深远,气势豪迈,一泻汪洋,在抒发个人情感的旋律中,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读之使人快然而兴会。其中,著名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张伯驹先生,满怀着对长征的无限崇敬之情填词曰:“万里长征,开创了万年基业。经多少重关绝险,雨沐风栉。大渡河中层叠浪,二郎山上阴晴雪。看坚强,众志可成,刚和铁。歼小丑,摧枯叶;临大敌,抒奇策。把乾坤重整金瓯无缺。青史永存民族气,红旗犹染英雄血。有画图,千载纪丰功,陈高阙。”而《万里长征图》和《满江红》册页联袂展出,可谓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展出的书法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真草篆隶皆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诗词手迹《长征诗》、《沁园春》、《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气势开张,磅礴大气,动荡的墨块、激扬的线条、强烈的对比、饱满的气势,蕴含着力量和激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一代领袖伟人的雄才大略。郭沫若、周而复创作的毛泽东《七律·长征》诗词,作品强调技法在心法统摄下的整体性,通篇渗透着浓浓的文人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赵朴初、启功、赖少其、欧阳中石等创作的以长征为题的自作诗词,作品强调对“生命勃发”的意趣的表达、注重对艺术中的“自由恣肆”精神和对艺术中的“内在精神现象”的表达,皆展现着一种豪放、浑穆的情致。陈大羽、张仃、刘炳森等分别用篆、隶书创作的中堂作品,体势宽绰开合,笔力劲健,起笔或方或圆,侧露兼具,具有雄强、厚重、质朴和生拙的鲜明特点,既不失传统之大文化规范,又具创新意识。张海、刘江创作的对联,书体娴雅大方,平中寓奇,加之用笔的藏露互参,顿提波磔使转的运用,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沈鹏、李铎、申万胜以毛泽东诗词创作了丈二以上巨幅草书作品,作品执着地追求“重、拙、大”的“浑厚”之美,以博大沉雄的“力感”和“气势”来感染观者。周俊杰、王冬龄、钱绍武分别创作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内容的作品,有的作品结构内紧外松、中宫束紧,有的用笔大刀阔斧,颇有一股壮气、豪气、磅礴大气、阳刚之气,在沉雄的气势中给人一种震慑。

  举办此次作品展意义是多方面的,能从多方位、多角度体现长征的伟大精神,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作品笔墨上洗炼而精湛,造型上生动而准确,情感上真挚而浓烈,不仅具有扩大题材范围的学术意义,更有开启人们胸怀和魂魄的启迪意义。

  “盛世出精品,精品颂盛世”。通览之余,应该说,这是一次涵盖面广的高层次展览,书画家用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光辉的历史。长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已经永远定格在了20世纪30年代,然而长征的精神却在后来的岁月中熠熠闪光。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这些丹青墨宝汇聚一堂,体验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对这个伟大史诗的诠释,通过艺术的形式对这段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使长征精神得到再一次升华,也使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教益。

娄山关 董寿平

满江红·题万里长征图 张伯驹

大渡桥横铁索寒 吴镜汀 颜地

雪山进军 关松房、周元亮、溥松窗、金协中、马晋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徐震时

乌江夜月 陈维信

毛泽东《七律·长征》 郭沫若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秦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