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2016级阿达实验班展映优秀毕业作品
打造“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动画教学模式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电影学院2016级阿达实验班优秀毕业作品展映日前在京举办,孙立军、周星、史蒂文·布朗、昆特·克里斯蒂安、陈向农、速达、陈志宏、张骏、王钢、顾严华、隋津云、湛胜平、金锐、童雷、倪洁、刘军、王海洲、张晓慧、陈亮、李剑平、黄勇、李亮、曹小卉、殷娜等国内外嘉宾与阿达实验班的教学团队教师及同学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进行了观摩与研讨。

  本次优秀毕业作品展映共展示了8部作品,其中包括5部动画短片作品和3部漫画作品——动画短片《一路顺风》以简笔画的美术风格为依托,讲述了初次乘坐飞机的母亲去国外看望女儿,在机场过安检过程中所发生的趣事,轻松愉快却又满怀情感;动画短片《陨星》以村上春树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寓言为灵感,探讨死亡与生命的意义,用富有科技、梦幻感的画面传达出宇航员在生命陨落之时,对最淳朴情感的怀念与流露;动画短片《丝丝》用水彩风格的画风记录下一个女孩的成长点滴,温情、痛楚、无奈相交织,内容真切感人;漫画《目中光》讲述了女孩在痛失母亲后,如何与父亲相互磨合、理解、扶持的故事,以北京现实场景为参照,具有浓厚的代入感……

  展映过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评价说,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阿达实验班人才端正、班风良好,作品各具特色又充满人文情怀,他对阿达实验班同学们“关注内容、不炫技”的创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肯定。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角色动画专业副主任史蒂文·布朗和德国巴登符腾堡电影学院教授昆特·克里斯蒂安分别对参展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从镜头、声音、美术风格、场景调度等各个方面,给出了专业性建议。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则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希望2016级阿达实验班能够传承中国动画精神,坚守个人、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动画的使命,不断攀登中国动画的新高峰。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以为中国动画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动画导演阿达命名建立阿达实验班,秉承“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原则,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从人才选拔方式、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高质量、多维度的创新突破,旨在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基础,培养具备深厚文化艺术底蕴和电影观念、拥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动画创作型人才。

  作为首届阿达实验班, 2016级阿达实验班引领了艺术类高校人才教育的新风尚。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2016级阿达实验班曾经先后两次在暑假期间赴法国高布兰学院开展“国际动画工作坊”活动,并于2018年举办阿达实验班赴法学习汇报展。该班学生创作的作品,曾获得“中国好创意”暨第13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维动画组金奖、第四届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大学生单元“最佳微动漫”大奖等20余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