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在路上
——简评电视剧《一诺无悔》中的廖俊波形象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赵彤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一诺无悔》剧照

  廖俊波不是我国电视剧画廊中的第一位县委书记形象,在电视剧《一诺无悔》之前,还有《新星》中的李向南、《焦裕禄》中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谷文昌》中的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以及《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中接力描绘的梁怀远以来十数位县委书记和县长。国产电视剧创作史上塑造的县委书记形象,从1949年立秋就职的梁怀远到2015年11月离任的廖俊波,从新中国肇建延伸到新时代启程,绵延于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阶段。这些作品是我国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收获,它们塑造的这一系列县委书记形象成为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响亮音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些县委书记们前赴后继,他们的故事也随之继往开来。在此前县委书记故事的基础上,《一诺无悔》不仅描写了一位新的县委书记,而且运用新的叙述方式,开掘出县委书记故事的新景象。

  每月4500元,还银行20年,廖俊波也需要还房贷,也不拒绝爸妈的资助——这位县委书记的日子过得,跟当前大多数人到中年的中国人差不多。

  廖俊波去上屯村,先是主动搭把手帮着清路,后是被动地被分配去搬砖;过石砚村,让村妇女主任顾晓威动员一起清理垃圾;在五金机械厂,发挥物理教师的特长修好配电柜;入户找熊一光谈心,却被熊一光的妻子当成冰箱维修工也能随遇而安;提醒南鼎申请中小企业帮扶基金之后,又为他写申请报告敲字到深夜……在《一诺无悔》中,廖俊波不仅在县委班子里干脑力劳动的活儿,还屡次在基层干起体力劳动者的活儿。作为公务员,他的公务范围和层面比很多县委书记做得都多。

  廖俊波清理完垃圾,坐在石阶上和顾晓威聊石砚村脏乱的来由;为推动政和县医院医改,被“反对派”陆院长拒之门外,就蹲在陆院长的家门外谈自己的想法;为了让龙竹村村民加入花卉种植产业链,坐在地头给村民解说政策、分析收益;晋升为南平市副市长后,又蹲在方潮集团卢总家的小区马路牙子上等见面机会。为了免除林莉老师的担忧,他也是蹲在单元门外,打开保温桶,在夜色中把中午的饭菜吃完。剧中,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坐在主席台正中很自然,出了县委机关坐马扎、蹲台阶也怡然。

  该剧中的廖俊波形象与焦裕禄、梁怀远、李向南形象相比,有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廖俊波之所以成为县委书记形象中的“这一个” ,在于创作者是以廖俊波的个人特质来塑造一位县委书记,而不是以县委书记的模式来塑造廖俊波。从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党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作风建设的时代背景在更换,作风建设的主体也在经历代际更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影视剧如何塑造党的干部形象提出了新的艺术要求。

  看《一诺无悔》 ,初始之镜中,廖俊波在路上;终止之镜,廖俊波还在路上。在不长的剧情和廖俊波短暂的人生中,这位优秀县委书记的形象立得起、站得住,不能不说该剧较好地把握住了廖俊波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初始定位,精准地通过“搭把手”的细节系列扩展了“一把手”的内涵,在坐马扎、蹲台阶的行为描写里将人民公仆的本色置于行政“官员”的姿态之上。

  政和县西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廖俊波赴任之初筹建的。在离任之际经过这里,廖俊波特意伫留片刻,感慨良多。4年半前,这里人来车往各行其是,现场办公时各方也是相互推诿。那时的政和,可谓是政不通、人不和。立红绿灯,既是立规矩、理秩序,也是建枢纽、通物流。4年半后的西门路口井然有序,政和的干部也互相补台。首尾之间,西门路口的红绿灯无疑构成了一个张弛有序的隐喻。

  看电视剧《一诺无悔》 ,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印象——在这部以塑英模、讲政治为表意核心的作品里,剧中的廖俊波没有喊一句口号、没有复述一段文件要点,这与近年来许多主旋律电视剧里的主角道白不一样。主旋律电视剧必然要讲政治,而最扎实的讲政治应该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诺无悔》中的廖俊波,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在路上、体现在手上、萦绕在心上。

  该剧讲述的故事主要集中于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委书记的4年多时间里。“政和”之名,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剧中,廖俊波在陈述政和开发区二期建设目标时说:我们政和就是要“政通人和” 。 《宋史》有载,北宋徽宗政和五年,福建路建宁府关隶县改名政和县,县名与宋徽宗年号相同。考诸典籍,政和一词或最早见于《礼记·乐记》所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自战国后期及今,沿用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就是“县”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郡已作古,县仍重要。当新时代的中国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县委书记的故事还将不断得到新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