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杨碧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会举办——

中国电影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

  “2019年中国电影在曲折中前进,于稳健中攀升。在连续十余年电影产业高速发展之后,人口红利、影院银幕数红利、票补红利等逐渐退场,但‘互联网+’深度融合电影产业,网络影评、评分网站使口碑日益重要,创意、内容、质量成为真正的制胜之道,中国电影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如是说。

  现实主义强势回归是近两年最为重要的电影文化和美学景观之一。继《我不是药神》 《找到你》 《狗十三》等电影佳作之后,去年中国电影在现实题材及现实主义创作方面持续拓展和掘进。这方面,以去年国庆档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机长》 《攀登者》 、聚焦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少年的你》 、展现当代社会变革和历史沧桑中普通人伦理道德力量的《地久天长》等为代表。在陈旭光看来, 2019年的中国电影,一方面是现实主义影片强势回归并持续拓展进步,另一方面是科幻/幻想类型电影有了崭新的突破,想象力消费时代到来。种种现象充分表明:中国电影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

  在此背景下,由北大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大出版社、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和北大人文学部共同主办, 《电影评介》杂志社、 《文艺论坛》杂志社联合协办的中国电影2019高峰论坛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彭锋、张德祥、易凯、陈旭光、范志忠、高秀芹、张卫、王一川、张颐武、刘汉文、赵卫防、吴冠平、刘军、陈奇佳、陈阳、高小立、戴清、左衡、刘藩、李立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与会专家从艺术与美学、工业与产业、文化与社会等角度,积极回眸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细致分析当下中国影视的创作局面与产业现象,对中国影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们认为, 2019年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更加多元化,无论是主旋律礼赞还是日常生活,无论是科幻想象还是校园霸凌,都呈现在银幕上,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面貌;电视剧的发展则验证了“举国之大力”的特点,我们要利用好这种体制优势,并进一步发扬文艺批评精神。在讨论过程中, 2018年的“寒冬论”被重新提出并再次引起关注。在此基础上,专家们指出:中国电影已具有成熟的业态,部分类型电影的创作已经成熟并达到新的高潮,“中国性”在影片中获得了全方位表现,“中国电影学派”与学术研究新力量都有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电影持有乐观的态度,更应在“寒冬”的过渡期继续沉淀,潜心打造优质项目,培养并储备优质人才,为中国电影黄金期的到来蓄积能量。

  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对《中国电影蓝皮书》 《中国电视剧蓝皮书》的定位、投放、内容和意义展开了全方位解析,高度评价了蓝皮书在业界的示范效应。大家认为,本套蓝皮书对研究对象的选取严格可靠,对材料的把控收放自如,对文本的评述准确到位,具有“史家眼光,列传定位” 。

  《中国电影蓝皮书》 《中国电视剧蓝皮书》是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响力影视剧”案例报告,至今已连续出版两年,成为广受业界好评的口碑书系。本套蓝皮书以“影响力”为关键词,经由国内50位知名影视学者、评论家投票选出2018年度中国电影、电视剧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各十部,继而以此为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年度重要现象,从中归纳中国影视产业创作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此见证并助推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提升、影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