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大型原创歌剧《萧红》在京首演——
以笔为刃,在离乱之世中发出不屈呐喊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实习记者 张友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歌剧《萧红》剧照 费斌 摄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舞台上,一张张信笺在整个空间中随着萧红在大时代中的人生轨迹里起伏飘零,书写着作家萧红不平凡的短暂的一生,逼真的舞台布景、演员动情的演唱,让观众迅速代入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12月9日,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及呼兰区委宣传部与中央歌剧院共同策划创排的大型原创歌剧《萧红》在北京新清华学堂首演,以歌唱、舞美、情景对话等艺术形式,再现了作家萧红命途多舛、笔耕不辍的一生。

  这是中央歌剧院以央地合作的形式,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在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民族歌剧发展的背景下,以勇攀高峰的精神与黑龙江方面联合打造的一部以作家萧红为原型的原创歌剧。

  萧红,一位以文学作为武器,与命运殊死抗争的女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追求自由、渴望知识、不断逃离命运枷锁的她,虽身处日军侵华的乱世之中,命运多舛,但她从未停止过自己的呐喊和追逐,以笔为刃,发出时代的呐喊,为后世留下了《生死场》 《马伯乐》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等众多的文学作品。

  原创歌剧《萧红》从女作家萧红短短31年生命历程的情感经历切入,描写了萧红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一个进步作家的人生经历。漂泊不定的命运,坎坷多舛的情感,饥寒病弱的生活,家国沦丧的时势,这些都无法阻止萧红的文学耕耘。萧红的作品逐渐由小我的境界,走向以笔为枪、为家国的命运发出呐喊。其个人的觉醒、求索与抗争,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忧患与探寻,激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

  歌剧《萧红》的创作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央歌剧院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投入到歌剧《萧红》的创作中。通过在全国一线舞台艺术主创力量中反复遴选,最终确定了编剧黄维若、董妮,导演廖向红,作曲郝维亚,舞台设计马连庆、龚然等组成的主创团队,由中央歌剧院哈尔滨籍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饰演萧红,并汇集了刘怡然、徐森、金川、王艺清、赵一峦、杨丽等中央歌剧院多位歌唱家担任主演。他们积极投入创作工作,冒严寒顶烈日多次前往黑龙江采风,剧本五易其稿,音乐不断完善,舞美精益求精,舞台表现不断提升。

  如何在有限的舞台空间提炼出符合作家萧红的精神意向,把它作为全剧的形象种子? 《萧红》的舞美设计马连庆透露,“我们通过阅读萧红的作品和编剧的文本,再和导演与作曲家进行多次沟通碰撞,最终确定用伴随萧红一生的文稿纸张作为贯穿全剧的形象。 ”而谈及以歌剧的形式来演绎萧红的一生, 《萧红》的作曲者郝维亚告诉记者,歌剧作为戏剧的音乐和别的戏剧不同,无法群像式写实化的呈现,但是歌剧的音乐能细腻入微地表达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同情、悲伤与喜爱。

  “作为黑土地的儿女,萧红写的全部是东北本土本根的原生态文化。她笔下那些艰难生活的人们,他们的顽强、他们的质朴、他们的挣扎,甚至他们的蒙昧与混沌,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那是对黑土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张扬,是对殖民者的坚决抵抗。 ” 《萧红》的编剧黄维若、董妮说到,“萧红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个人悲惨坎坷的命运遭际中完成的。我们赞美她,因为她的作品是美而积极的,这就是剧本想要做的事情。 ”

  《萧红》导演廖向红表示,如何在歌剧有限的篇幅中来展现萧红短暂的一生是他们主要思考的问题。 《萧红》聚焦展现了萧红对自由和爱情义无反顾的追求;对故土家园、亲人乡民厚重质朴的深情;在贫困、病痛、孤独、颠沛流离的生存环境中仍能顽强写作的坚守。“我们致力于讲述一个‘视写作如生命’的作家故事,希望观众在看过歌剧后能燃起读一读萧红作品的欲望,也希望能为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有益探索。 ”廖向红说到。

  据悉,经过近三年酝酿的歌剧《萧红》于12月9日、 10日在北京新清华学堂完成两场演出后,还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回到萧红的故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广大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