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与多媒体创意戏剧的融合
——观云南省话剧院多媒体魔幻创意肢体剧《勐巴娜西》
作者:石丽裔  来源:中国艺术报

《勐巴娜西》剧照 谢宇 摄

  云南省话剧院多媒体魔幻创意肢体剧《勐巴娜西》取材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奇故事,讲述了一千多年前,在富饶辽阔的勐巴娜西,民间美丽女子娜依波香与国王之子召赛龙跨越门第、冲破世俗的爱恋故事。两人勇斗黑暗势力,为爱殉情,感动天地,最终化作孔雀之神,共同守护勐巴娜西这片土地和人民。

  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作为舞美设计及舞台场景,结合多媒体、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和服饰,通过肢体和影子表演之间互动,以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将东西方文化特色进行交流融合和创新碰撞。《勐巴娜西》借助演员的形体和影子表演来演绎人、孔雀以及森林万物,通过舞台多媒体投影、音乐、音效配合演员表演,营造出奇幻森林中的孔雀王国。

  2018年该剧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展演季演出11场,并被组委会选入“OFF单元”精品剧目推荐演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国外观众赞誉为“东方魔幻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9年11月受邀参加2019首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泸山脚下“谷”剧场演出2场。

  坐落在山坳里的“谷”剧场美丽而神秘,戏在台上,台在山中,颇有几分古希腊剧场的意味。以大山星空为幕,观众席地而坐,静静欣赏《勐巴娜西》独特的人文之美,聆听充满魔幻色彩的神话故事,在静谧诗意的山脚,听该剧将那神秘的传说娓娓道来。 《勐巴娜西》巧妙地借用了泸山的地理环境,将其自然风光作为舞美元素呈现在舞台上,大山、树叶、鸟鸣、星空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承载着戏剧内容,与多媒体投影以及灯光配合,让观众在山湖之间领略西南地区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感受戏剧与生活、与自然的交融。

  2018年云南省话剧院邀请加拿大史密斯-吉尔莫剧团团长和艺术总监来到云南,为话剧院青年演员进行专题讲座与肢体剧创作训练,训练工作坊结束后,云南省话剧院负责人便萌生了创作肢体剧的想法,将国际工作坊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勐巴娜西》创作初期,编剧马捷希望能在已有的经典民间故事传说的基础上创作出一部既能诠释云南特色民族文化又能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传达人类美好希冀的创意肢体剧。只有当西南地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现代质感相结合时,才能创作出具有竞争力的戏剧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马捷强调形体戏剧真正的重点还在于演员的形体表演,它是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戏剧形式,所以文本以及人物关系必须要有简洁的故事情节线。编剧在解构人物关系时,借鉴了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作品核心思想里,可以有千千万万的理解,但感情的共鸣是统一的,所以要找寻人类普遍、共同的精神情感诉求,而不单是地域文化、民俗情趣。

  本剧导演唐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勐巴娜西》用肢体表演在视觉上带给观众美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了主题,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现。不仅如此, 《勐巴娜西》运用多媒体投影作为重要的舞台表现手段,角色在投影下切换成影子的表演,加上运用多媒体可以做到自由的场景变换,人、影、景互动,产生了奇妙、唯美的舞台效果,充分体现了戏剧的假定性和想象力。主创用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来探索戏剧的呈现空间和可能性,让其更具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也让观众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戏剧评论家梧桐在看完《勐巴娜西》后说, “云南省话剧院做了一场我定义为实验性的演出,既有少数民族风情,又有西南地域文化色彩,这部实验演出对话剧学、戏剧学能起到一些前瞻作用”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总编赵妍表示, “ 《勐巴娜西》中光影、肢体、真人演出与影的结合非常巧妙、层次丰富,不仅是形体展示,视觉上的探索也非常充分,这样的演出非常具有国际交流的意义” 。

  《勐巴娜西》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多媒体创意戏剧艺术融合交汇后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在充分体现戏剧艺术无国界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