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粤港澳,大湾区合唱艺术高地正在崛起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乐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艺术周广东中山举行

放歌粤港澳,大湾区合唱艺术高地正在崛起

合唱艺术周开幕式暨“梦想之声”合唱音乐会现场

  11月13日,由中国合唱协会、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艺术周在广东中山市启幕。本次合唱活动持续至11月19日,期间开展6场合唱演出和1场合唱实训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海外的19支优秀合唱团会聚中山,轮番演绎中外优秀合唱曲目,以合唱的艺术方式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礼赞与祝福。

  在开幕式暨“梦想之声”合唱音乐会上,“东道主”中山合唱团二团(中山教师合唱团)以《粤港澳放歌》率先唱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合唱团、佛山南海合唱团、东莞南城和谐男声合唱团等一众粤港澳大湾区优秀合唱团纷纷登场,男声、女声、混声、童声接连开唱,演绎《我爱这土地》 《摇篮曲》 《母亲的微笑》 《城南送别》 《九儿》等众多经典歌曲。各合唱团与观众合唱一曲《我和我的祖国》 ,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合唱艺术周活动邀请了19支国内外优秀合唱团队,既有在中山孕育发展的6支本土代表队,也有来自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12支外来团队,更有来自法国的里昂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各合唱团队均拥有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不少团队在国内外合唱比赛屡获殊荣。

  作为本次合唱艺术周的重头戏——原创大型交响合唱诗剧《神话中国》将在11月19日的闭幕式上献演。该剧是中山原创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由著名词作家郑集思作词,著名作曲家甘霖作曲,该作品曾荣获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和2012年文化部颁发的最佳交响乐作品曲目“文华奖” 。整部作品选取了“盘古创世”“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五个最具代表性的远古神话展开叙述和抒情。全曲分为5个部分,共16个乐章(含序曲) ,全曲演出时长为两个小时,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的交响合唱作品之一。该诗剧以独特的切入角度和恢宏壮阔、激情澎湃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充满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象的奇妙画卷,蕴藉着浓郁的华夏神话色彩,展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然的璀璨文化精神。

  合唱艺术周期间,中外优秀合唱团轮番开唱,更有众多合唱名家倾力参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邵恩,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广东合唱协会会长陈光辉,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师高校合唱委员会副会长苏严惠,法国里昂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指挥尼古拉斯·博特以及廖原、邓卓锐、赖元葵、夏炎彬、雷雯霞、张展璧等资深指挥家随团演出。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特别邀请深圳百合合唱团指挥胡漫雪开展合唱实训班授课。本次实训班的主题为“中小学合唱团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旨在自校园培育传承发展合唱艺术的后备力量。

  中山市,有着“中国合唱之城”的美誉。2006年,中国合唱协会在广东中山建立首个全国合唱基地。建立全国首个合唱基地后,中山组织创作和演出大型交响合唱作品《神话中国》 ,连续举办两届“群星奖”全国合唱决赛,坚持每年举办一项全国性大型合唱品牌活动,持续打造“中山合唱季”品牌,不遗余力构筑全国合唱艺术交流平台。2018年,中山市全面启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将打造“中国合唱之城”明确列为创建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认为,中山的合唱事业发展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中山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拥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可以进一步搭建合唱艺术展示平台,增强大湾区文化凝聚力。陈光辉表示,中山民间合唱氛围浓厚,政府也对推动合唱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合唱作为一种媒介,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文化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