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冀中乡韵的当代回响”音乐会
将民间鲜活的原生态音乐
纳入到当代音乐创作中
栏目:新视线
作者:齐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冀中乡韵的当代回响”音乐会日前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府音乐厅举行。这场音乐会由在中央音乐学院做博士后的浙江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刘健创作,旨在探索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结合、重构的新方法、新样式。

  刘健2017年9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著名作曲家郭文景的指导下做研究,那时正赶上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对雄安新区境内的音乐类非遗进行全面考察。刘健是一位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深厚感情的人,她立即参加到了这个团队的现场考察工作来,深入到民间音乐的原生地,通过亲身的考察和体验,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她在考察现场曾经谈道:“我希望这些非常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天能够以一种新的面貌、一种活态的样式,展现在更多的观众面前。 ”这次的“冀中乡韵的当代回响”音乐会,就是刘健在实践她当初在雄安新区民间音乐考察现场说的这句话。

  为了这次音乐会作品的创作,刘健又在今年的7月和8月再到安新县的同口村音乐会和雄县的亚古城村音乐会进行实地考察,与民间乐师们就传统曲牌的韵唱和演奏进行交流。在作品的构思、民间乐社及传统曲牌的选择、乐社及作品的文字介绍、音乐会名称的敲定等方面,刘健又与笔者进行了多次交流。一次次的交流,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她进行音乐创作的艰辛与不易。

  在创作构思上,刘健尝试把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与西洋管弦乐器的演奏相结合,把民间乐师的工尺谱曲牌韵唱、笙管乐和打击乐的演奏与管弦乐队的音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试图创作出一部既有浓郁的原生态民间音乐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音乐作品。从刘健创作的作品里,笔者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正在经由刘健等新一代作曲家的再创作,“以一种新的面貌、一种活态的样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音乐会的上半场开场曲目是《三个太阳一个影》 ,这是为三支唢呐、一支竹笛和打击乐而作的民乐重奏,中国艺术的“留白”等美学理念给了这首作品创作上的启示。 《赶子》与《河西钹》则分别邀请了雄安新区安新县同口村和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的非遗传承人参与演奏,把原生态的民间曲牌韵唱与西方乐器音响相结合,将民间仪式中的冀中“音乐会”曲牌转化为当代音乐厅舞台上的表演,让古老的传统音乐以新的形式进行呈现。音乐会的下半场是以冀中民间传统乐曲《放驴》为素材创作的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年味》 《冀中乡韵》 《半个放驴伪爵士》 ,探索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以及当代流行音乐结合、重构的各种可能。

  郭文景在评价刘健在创作中的这种新尝试时说道:“有些人运用民间音乐创作新作品,往往是把民间音调砍一截下来,作为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样做弄不好就会把民间音乐原有的精髓、原本的状态丢失掉了。像刘健这样把民间音乐完整地而不是切割某段材料放到自己的作品里面来,这是真正的民间音乐与学院派当代音乐、东方和西方的一种文化碰撞,非常有意思。 ”

  在同期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与会者对这场音乐会的文化意义、艺术探索上的得失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旅美音乐学家周勤如认为,刘健把传统曲牌直接引入当代创作并请民间乐师参加演奏的尝试是意义重大的创新性尝试,作曲家用现代理念理解传统音乐,在创作中保留民族音乐精髓,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民族风格的当代中国音乐作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于宝玉认为,这场音乐会是民间原生态音乐与当代专业作曲技术结合的产物,鲜活的民间音乐走出乡土,经过专业艺术手段的再创作而到达了雅文化的层面。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吴晓萍认为,将民间鲜活的原生态音乐纳入到当代音乐创作中,是十分有意义的尝试,可尝试运用更多、更新的方式,让传统的民间音乐活在当代音乐会舞台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宋谨认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应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原样保存,另一方面作曲家可以大胆发挥,勇于创新,为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热土上,先人们劳动、生活、创造,积淀下了丰厚的文化蕴藏。一代又一代乡民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穿越千年历史现于今日,这些最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生态音乐文化,留存有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DNA。当代中国音乐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虚心向民间学习,在继承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真正能够为世界瞩目的伟大作品来。无论是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还是从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更宽广的舞台来说,刘健的创作和探索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