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当代艺术,在传统中寻找新动能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馆、博物馆里能收藏赝品吗?当然不行。不过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仅中国,整个东亚都缺少好的艺术博物馆。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艺术馆、博物馆建设迅速,但现在急需的不是网红展览,而是展示美术史的展览。如果有合适的复制品,将会对美术史教育非常有帮助。 ”

  11月2日,由北京艺美公益基金会和北京论坛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北京论坛特别活动“艺境汇”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举行。北京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艺境”是北京艺美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铉美创建并多年沉淀的一个理念,是从《易经》中汲取灵感,追求以当代艺术、此时此地的艺术作为媒介的精神境界。本次论坛以“东亚当下: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为主题,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长金惠淑,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彭锋,纽约日本协会美术馆馆长神谷幸江,韩国独立策展人李大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员、策展人柳淳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等中日韩学者、艺术实践者围绕东亚当代艺术交流进行了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探讨与交流。

  “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思考东亚艺术发展非常有意义。 ”对于中日韩三国艺术的交流,范迪安深有体会。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东亚特别是中日韩三个国家艺术交流非常频繁,范迪安说,那时候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东亚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这些大家共同关切的主题,做过许多展览。但这些年范迪安发现,中日韩三国当代艺术的交流少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亚的当代艺术找不到新的发展动力,大家缺乏共同关心的话题。不过在另外一个领域——日本的动漫和韩国的游戏,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模式,是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文化的新交融。“这是我们要面对的当代世界生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语境。由此,大家要在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充分利用好东亚自身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思想性的资源。中日韩三国都有丰富的艺术传统,而且在艺术观念上和艺术形式语言上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第二,东亚有一种工匠精神传统,譬如陶瓷、丝绸、木雕、漆艺等。从观念到技巧,从材料到做法,东亚艺术有很多共同性,不仅值得我们珍惜,而且需要把它活化为当代艺术创作的能量。如果能够把东亚的这些传统观念进行当代性的转换,这种艺术就会能够产生新的话题。 ”他说。

  东亚共享的文化传统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是金惠淑关注的焦点。谈到东亚艺术,西方人有一个印象就是缺乏想象力。为什么会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金惠淑认为,这和东西方的文化基因有很大关系。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哲学基础不同,西方美学有一个重要概念是模仿,要反映现实。但是怎么定义现实?谁的现实更正确?是传统的绘画还是毕加索的立体世界?现实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悖论。金惠淑认为,西方的二分法将世界和人分开,而东亚注重传承——孔子传承前人,但又不是原原本本的传承。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东亚艺术不注重反映存在,而注重展现内心世界。金惠淑以古代的《岁寒图》为例,一棵老松,从西方视角看可能觉得一般,但东亚人会觉得这样的作品很有意境,完全不同于西方注重写实的传统。她说,中日韩的文化都在崛起,看起来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希望东亚艺术家加强交流,创造出更好的文化。

  对于东亚艺术的发展,卢迎华特别强调其在国际视野中扮演的角色。2012年时,卢迎华被韩国光州双年展邀请,是双年展的六位亚洲女性策展团队中的一员。她感慨:“我们亚洲人对亚洲一点都不感兴趣。 ”她发现,她们这些来自亚洲的策展人,讨论问题时都看着欧洲、看着北美,谈论的往往是欧洲同仁在做什么、北美艺术机构在做什么,却对彼此之间的工作一点兴趣都没有。“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经历,亚洲对亚洲自身的这种冷漠、这种不屑,让我迫切地回到亚洲的工作语境来思考:为什么我们自己屏蔽了自己的经验?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看自己,不谈论我们自己,而且对彼此没有任何的兴趣?这背后是什么样的一种思想框架?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卢迎华现在工作的中间美术馆既强调植根于中国,同时也特别强调国际性视野:“这个国际性的视野,不只是指我们常常讨论到的、被普遍化和内化的欧洲、北美视野,这个国际性包含了亚洲,而且我强调亚洲是国际视野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