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盛赞电影《歌声的翅膀》——
以歌舞片形式呈现新时代新疆的文化、民族特色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的歌舞片《歌声的翅膀》 ,讲述了3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怀揣音乐梦想,行走天山南北、戈壁草原、乡村城市,从各民族丰厚的音乐舞蹈资源中,从各族群众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最终实现音乐梦想的动人故事。

  在日前于中国影协举办的电影《歌声的翅膀》专家研讨会上,李准、张宏、王一川、康伟、张思涛、窦春起、黄式宪、王人殷、赵葆华、张卫、李春利、高小立等专家学者对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水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片主旨昂扬,开创性地使用歌舞片的艺术形式,将新时代新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进行集中展现,同时全景式地呈现了新疆五彩斑斓的山川大地、异彩纷呈的民风民情,是一部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作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 《歌声的翅膀》是一部一气呵成的作品,也是对新疆自然美和文化社会美的再发现。“影片在歌舞片的样式上做出了新的探索,讲述了几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深入生活创作采风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社会各个民族繁荣发展、团结向上的勃勃生机,令观者十分振奋。 ”李准表示,《歌声的翅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具有典型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帕米尔高原是“人类的起源” ,慕士塔格山是“冰山之父” 。在影片中,几位主人公在追寻音乐梦想的路上重溯初心,在登上冰山的同时,也达到了创作的高峰。“影片由此表现了‘初心’与‘高峰’的辩证关系——只有找回初心,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真正攀上艺术与人生的‘高峰’ 。 ”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思涛表示, 《歌声的翅膀》中展现的大美风光与文化景观令自己印象深刻。“影片将新疆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多民族风情融于一体,既展现了草原、奔马、雪峰、飞鸟、湖泊等美丽的风光景色,也展示了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张思涛认为,影片巧妙地将歌舞元素融入叙事之中,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新型歌舞片范式。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看来, 《歌声的翅膀》是一部“有文化、有生命高度”的电影。“影片不仅是歌舞类型片,更在现代文明的演进方面,证明了中国电影创作正在攀登新的高峰。 ”黄式宪分析,“影片不仅叙述了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建构了作品的内在旋律——一种‘诗魂’ 。在影片中, 3位少数民族歌手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但他们都把歌唱当作对生命的重要追求,这使他们的人生道路联系在了一起,也展现了影片的思想深度。 ”黄式宪认为,影片在对人物命运的展示和开掘方面,体现了青春和爱情的文化高度与生命的高度,彰显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学境界。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 《歌声的翅膀》是一部“形散而神不散”的作品。“伴随着主人公行动的轨迹,影片中的空间与时间发生了转换。这种天马行空式的表达方式,从表面上看有些‘形散’ ,但一条主线却贯穿着影片的始终,那就是对歌舞的本体性表达。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叙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康伟表示,“对命运的探寻与寻找,是影片的一个重要母题。寻找爱情、寻找故乡、寻找记忆、寻找音乐……影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寻找’ ,在主人公们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彰显出主创对历史、命运和当下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