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闪亮的军号》剧本创作研讨会举办——
展现“照金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闪亮的军号》由国家一级编剧、曾荣获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的刘嘉军担任编剧,这部红色少儿题材电影讲述了一名小学生接过老战士的红色军号,立志长大保家卫国的故事,旨在教育广大青少年继承优良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投身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行列中来。

  由中国影协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陕西省影协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承办的电影《闪亮的军号》剧本创作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李准、仲呈祥、饶曙光、张阿利、张思涛、窦春起、向云驹、胡智锋、梁明、高小立、李春利、霍廷霄、林丽宁、张弛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与刘嘉军等影片主创,以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副馆长郭洁、铜川市耀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同悦峰、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副校长郑东东等共同探讨了电影《闪亮的军号》剧本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 《闪亮的军号》剧本应紧紧围绕“照金精神”的阐释和传承展开叙事。 “所谓‘照金精神’ ,主要体现在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李准表示, “只有把‘照金精神’概括准确了、理解透彻了,才能找准影片主旨的方向、确定影片叙事的结构、完成影片人物的建构。 ”

  在儿童电影专家窦春起看来, 《闪亮的军号》剧本结构完整、情节丰富、人物丰满,具有成为优秀主旋律儿童片的潜质。同时他也指出,创作儿童电影,要在艺术表达方面下大工夫,该剧本仍有深入挖掘、打磨的空间。 “在《闪亮的军号》中,小主人公与军号的关系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要素。目前剧本中小主人公对军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这会影响影片的主旨表达与艺术感染力。 ”窦春起表示,“编剧要通过更丰富、更深入的人物建构和细节铺陈,以及更多富有童趣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小主人公真正在情感上与军号产生共鸣。 ”

  曾创作过多部儿童电影剧本的《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 《闪亮的军号》剧本中的军号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历史与当代有机地呼应、让今天的孩子理解当年祖辈流血牺牲的意义与价值,是影片创作的重中之重。在李春利看来,影片中的几个人物有些单薄,例如爷爷更像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符号,缺乏真实的人生经历和鲜明的人物性格,而妈妈、老师等几个角色也不够丰富立体。李春利认为儿童片应当比一般电影更加简洁,她建议通过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事件串联、结构整部影片,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理解,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与传承红色精神绝不是相悖的,二者完全可以相互促进。

  《闪亮的军号》由铜川市委宣传部、铜川市耀州区委宣传部、宜君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将于近期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宜君县等革命老区取景拍摄,计划在今年年底与全国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