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摄影:要做湾区影像先行者
——访广东省摄协副主席、东莞市摄协主席李志良
栏目:文联新声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沙角电厂 李志良 摄
这是一座即将消失的电厂,以后这里将崛起新的湾区高楼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日前圆满结束,长安摄影博物馆也正式开馆。作为长安镇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人,广东省摄协副主席、东莞市摄协主席李志良的心情难以言喻。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偶尔爽朗地笑几声,回首十几年来东莞摄影的发展,他觉得“东莞影友真的是蛮幸福的! ”

  李志良从2005年开始任东莞市摄协副主席, 2016年当选为主席。他的名字伴随着“长安摄影周”和“东莞制造”享誉国内外摄影界。2017年,他的作品《东莞制造》参加大理国际影会展出,并获得最佳摄影师提名奖; 2018年6月,“牵引线——李志良东莞制造摄影展”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展出。在他看来,对“东莞制造”的影像记录是东莞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来“东莞制造”影像在内容上有了质的超越——从关注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以人为中心转为关注企业、走向车间,而今或者说未来,“东莞制造”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会出现更多新的内容。包括他在内的将镜头聚焦“东莞制造”的摄影者,一方面可以追随制造业中人与物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将镜头延伸向东莞之外——关注那些离开东莞回乡创业的务工人员,他们如何重新开始并利用在东莞吸收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追寻新的梦想。“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把‘东莞制造’的影像文献扎扎实实做出来。 ”李志良说。

  “老摄协”与时俱进 从风光摄影到影像志

  东莞市摄协是“老摄协”了, 1982年建立,至今已近40年历史。“前任主席‘波叔’ ,引领东莞摄影十多年。 ”李志良提到的“波叔”是东莞摄影家陈锦波。今年,东莞市摄协联合其他单位举办了三场陈锦波摄影展览:“莞城记忆——陈锦波莞城老照片收藏展”“城·迹——陈锦波航拍东莞影像展”和“素影·素心——陈锦波作品展” 。这三场展览所反映的不仅是陈锦波个人的影像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东莞摄影人的摄影追求——关注东莞这座城市的城市发展轨迹和探索包括“画意摄影”在内的多元化的摄影实践。

  李志良介绍:“过去,广东人的摄影主要以风光摄影为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莞摄影出现两拨影友,一拨是本土影友,拍摄以风光摄影为主,一拨是外来的媒体人,以纪实摄影为主。这些年来,这两个摄影方向的实践交织在一起,形成东莞摄影活跃的氛围。 ”而李志良长期生活、工作的长安镇在东莞摄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999年,李志良进入东莞市长安摄协工作,亲历了一届又一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以“风景”为学术核心,定位“风景摄影”主题,已成为国内别具一格的摄影品牌。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以“海边的风景”为主题,拓宽风景摄影的边界,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局和基本理念,力争以影像志的方式积累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文献,还希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地展开全球各大洲大湾区影像文化与影像艺术的比较。

  “长安镇2007年成为第一个‘广东省摄影之乡’ ,而后又成为‘中国摄影之乡’ 。长安摄影辐射周边,对广东摄影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李志良看来,长安也好,东莞也好,东莞市摄协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全国摄影人交流的平台,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希望推动的不只是本土的摄影事业发展,还能对中国摄影事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东莞制造”系列影像之OPPO手机车间 李志良 摄

  全方位服务影友 切实提升影友创作水平

  影友最需要的是什么呢?首先是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在东莞,摄影大赛总是有的。比如, “美丽湾区幸福石排” ——2019年石排镇“大美石排”摄影大赛、发现东莞寮步之美——2019 “珑远杯”广东摄影大赛、 2019 “鹤鸣洲”杯东莞摄影季赛等。这些不同的摄影赛事,既服务政府又服务影友,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然而,李志良发现赛事对于影友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还是很有限的,他开始尝试摄影工作坊、讲习班这样的模式。摄影讲习班包括“一讲”“一习”“一评” ,讲课涵盖摄影前期和后期的所有理论基础,每一次讲课都附加外拍实操,为摄影爱好者量身定做,搭建交流平台。

  比如,由东莞市摄协指导、南城文化分馆主办的“南城有声有色摄影讲习班”从4月28日开学至8月31日成果展览开幕,期间包含“摄影·开眼”“摄影·构图”“摄影·用光”“摄影辩证法”“摄影步步高”和“如何拍好组照与专题/系列摄影”六个课程,每个课程都有学员作品点评,穿插安排“东莞制造、南城工业”题材外拍实践、“大美南城”城市建筑景观的摄影外拍实践、以及东莞“非遗”等人文题材、“东莞智造”高科技企业项目拍摄实践等。

  讲习班是面向所有摄影爱好者的“零基础、高起点”的培训。李志良说:“我们希望通过名家讲座、工作坊、讲习班、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影友多接触到全国高水平的摄影家,让不同层次的影友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且,在老师的选择上,涵盖摄影创作、策展、图片编辑等各方面的摄影名家。如今,还需要努力的就是如何让更多的影友知晓我们的活动信息,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专题创作和主题创新的红火态势。 ”

  李志良非常重视传播手段,他将东莞市摄协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线上的形象品牌,投入很多心力,即时展示丰富的活动图文信息,开展线上培训,推介名家摄影等。他说,东莞市摄协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做微信公众号,是需要额外付出劳动的。但尽管如此,也在想办法坚持,比如以活动项目经费来外聘工作人员做微信公众号。摄影要深入行业助力乡村振兴

  提及摄影和行业相结合,一般都会想到成立一个行业分会。东莞市摄协过去也是如此,吸纳行业摄协为团体会员。但是,效果却不是太理想。“我们需要去考虑,我们究竟能够给行业带去什么?几场摄影讲座么?一些行业照片么? ”李志良一直在探索摄影和行业能够深度融合的更加有效的路径。

  他透露,东莞市摄协正在和当地消防行业建立联系,“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业。平常,消防影像是很难获得的,但很多人和事都值得人们记住的。我们的摄影工作者成为消防摄影形象大使,争取能在第一时间介入消防现场,采集到珍贵的画面,为我们的消防事业留下宝贵的影像文献” 。

  东莞摄影的活跃度,深受好评。但由于人口流动性大,摄影队伍的稳定性也很受影响;要做大做强队伍,还得充分挖掘本土摄影力量。李志良介绍,东莞市摄协顺着乡村振兴的脉络,挖掘、设计乡村摄影线路,积极和乡镇政府合作,梳理当地影像历史。“摄影其实具有很重要的文献意义,但作为摄影人,还是感觉到全国各地对于摄影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东莞市摄协的一个目标,就是承担起影像记录责任,成为湾区影像的先行者。 ”他说。

  东莞摄影的崛起,尽管与东莞经济的腾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志良还是总结出三点可以推而广之的经验:一是服务当地,回归本土。他认为,各地摄影工作者首先要将镜头聚焦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舍近求远。二是选好题。也就是,题材或者主题一定要贴近当地,反映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面貌,这是各地摄影工作者不可比拟的优势。三是重视摄影的记录性,在做好影像记录的基础上,再探索实现更多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