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第一届国际室内乐艺术节将亮相——
“舞韵·留白”呈现当代中国室内乐创作演绎高峰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韵·留白”音乐会现场 罗维 摄

  继上世纪60年代的“上音女子四重奏”和80年代成立的“上海四重奏”之后,上海音乐学院再次领先一步,在室内乐这个分众领域锐意开拓,集教学、排演、创作与科研为一体,带动该领域教学及科创综合能力,并引领中国室内乐艺术的综合发展。5月底至6月初,上海音乐学院第一届国际室内乐艺术节将亮相, 10场专家音乐会、 4场讲座、 2场工作坊、 10场大师班、2场优秀学生音乐会,全面为业内外人士呈现室内乐精髓。5月22日,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舞韵·留白”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亮相,音乐会聚焦国内外最前沿、最具革新精神和艺术高度的室内乐杰作,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国际室内乐艺术节的参演节目,在北京进行预热演出。

  2018年二季度,由旅德华人作曲家陈晓勇创作的室内乐专辑《心象》曾摘得德国唱片评论奖旗下的“现代音乐类最优秀唱片”及“最佳艺术家(作曲和演奏) ”两项殊荣,而担任专辑演奏的上海友人室内乐社,其成员大多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是活跃于国内舞台上、专门从事室内乐演奏和教学的音乐团体, 2019年迎来建团十周年,也借北京音乐会,展示国内室内乐创作及演奏的代表性水准。

  在历代的音乐作品中,各国家、民族、地域的舞蹈元素始终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从巴赫以各地舞曲节奏创作的各种形式的组曲,到勃拉姆斯、德沃夏克的匈牙利斯拉夫舞曲,再到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以三部惊世骇俗的芭蕾配乐震惊世界,舞蹈滋养了作曲家们。音乐会上半场选择了中国作曲家何训田的《桃花旋转舞》 ,追寻无论生死的旋转之美;而双钢琴版的《春之祭》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这部经典之作诞生的原初状态。有记载表明,在舞台版《春之祭》首演之前的1912年6月,斯特拉文斯基就和前辈德彪西合作在钢琴上演绎了这部作品。在音乐会下半场,上海友人室内乐社选择了匈牙利作曲家库尔塔的《致意舒曼》 。作为当今最受尊重的作曲家,现年93岁的库尔塔重视音乐创作传统。 《致意舒曼》为钢琴、中提琴和单簧管而作,时过境迁,虽然音乐语言和技法都变了,但诗意却跨越时空,流淌在听众耳畔。

  1985年赴德的陈晓勇曾是里盖蒂的学生,现任教于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他从未停止探索身份和归属的问题,包括最为根本的问题:究竟是否有可能理解一种异国文化?整场音乐会压轴的《心象》便是其探索追问的一首作品,也是陈晓勇获奖专辑的主打曲目,在这张专辑中收录了陈晓勇从1996年到2016年创作的4首作品,包含《流光》 《日记之五》 《心象》 《逸》 。其中《流光》和《心象》是上海友人室内乐社的委约作品。 《心象》展现了一种光影流动的美感,从作品中仿佛可以观察到一个音的诞生、扩散乃至消失的全过程,而这种过程也正是陈晓勇想要探索的。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专业室内乐团体,上海友人室内乐社坚持引介西方经典室内乐,并将中国当代创作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在现任艺术总监、中提琴演奏家蓝汉成的带领下,成员们不断向高难度的室内乐演奏技艺发起挑战,并且通过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中心及其品牌活动“国际室内乐艺术节” ,向全国的专业院校中对室内乐抱有热情的教师同学分享经验,并且以丰富多样的教学表演活动为室内乐在中国的普及输送养分。据悉,这台音乐会还将于6月4日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演艺厅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