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民”月丝弦寄“新”音
——记“丝弦清音忆江南”江南丝竹音乐会
栏目:艺林
作者:蒋艺轩 吴申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丝弦清音忆江南”江南丝竹音乐会现场

  3月20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总策划,上海长桥申韵丝竹乐团主奏,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江南丝竹保护发展研究所与海上梨园共同承办的“丝弦清音忆江南”江南丝竹音乐会在上海举办。这是一次兼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清音盛典。

  江南丝竹,是水乡百姓农耕间歇、茶余饭后、几人围聚“玩”出来的。一玩,就是百余年;一玩,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玩法”是什么?第一个玩的是技法变化和曲牌连缀,这是一种形而下的“玩”法。典型曲目是“四合”类的核心曲目《桥》 ( 《四合如意》 ) 。上海江南丝竹乐社传承下来的《桥》 ,在曲体结构上最有特点的是即兴对奏、轮奏段落“赛” (也称“卖” ) ,“玩”出了不同丝竹乐器在性能与演奏技巧上的一切可能。

  第二个“玩”的是演奏者本人。一首《中花六板》为什么要使用D、 C、 A三个调分别演奏一遍?曲目的定调变化了,乐器配置和演奏人数自然也需增减。过去老先生们常常通宵达旦地聚在一起“打对子” ,这种“玩法”现在几乎是见不到的,这更要求丝竹乐师们对不同乐器能信手拈来。当晚的特邀嘉宾琵琶演奏家汤良兴,在与其弟、二胡演奏家汤良甫共同演奏《花三六》时,“玩”的就是二胡。兄弟二人同台奏胡琴,眼神互交、自得其乐。江南丝竹的“玩” ,不仅体现了演奏者对乐器技法演奏灵活变通的能力,更显示出老先生们将丝竹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看待的意识形态。

  丝弦制乐器在当代常被冠以易跑弦、音量小、张力差等标签,这显然是一种偏见。为什么我们在许多描写江南丝竹时所听到的声音意象,与今天新乐器所奏出的丝竹清音,在感受上有所不同?萧梅指出,要带着回溯历史的意识去探索丝弦乐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进一步还原工尺谱、老乐器,以及不同于当代的表演形式。上海长桥申韵丝竹乐团在当晚所使用的铜丝小扬琴、秦琴、丝弦琵琶、丝弦二胡等乐器,以及携着老乐器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都意图唤醒与重现老城厢过去的声音记忆。

  用丝弦替换钢弦,就必须在乐器制造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假如换弦后的乐器音色差,不是丝弦的问题。“是你制造上没有适应丝弦。 ”多年从事民族乐器复原工作的上海民族乐器厂助理厂长沈正国强调道,“冬天干燥,那就通过不同的手段调节,去听冬天的音色。一把二胡,在不同的季节,会给你唱出不同的声音。 ”这种由人来贴合丝弦的美学体验,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自然迎合人,而是人去适应自然,从而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音乐会最后,由曾获“文华奖”“金钟奖”的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昕悦组合” ,通过一曲《行街》带来了“学院派”的江南丝竹。这些后起之秀在音色、力度、旋律的演奏上都毫不逊色他们的前辈。但是比起老前辈,新生代们仍旧差一些味道—— “表演”的色彩过重,忽视了丝竹音乐演奏者通过“你来我往、试探交流”来达到相互交心的本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不完美” ,才是她真正的“完美” 。今天的江南丝竹,只有延续其“沟通交流”与“玩音乐”的心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回归传统,创制这个时代的“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