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塑造了中国英雄,展现了中国精神”
——专访中影股份董事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喇培康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 22家公司联合出品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后,票房快速突破30亿元大关,在如潮好评、成为“爆款”式现象级影片的同时,也开创了国产硬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流浪地球》是如何诞生的?它缘何成为春节档的“爆款” ?影片为何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它又会为国产科幻电影制作带来哪些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流浪地球》第一出品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喇培康。

  记者:在《流浪地球》公映之前,国产科幻电影并不被市场所看好,这从影片上映第一天并不算高的排片就能体现出来。中影股份为何愿意尝试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题材?

  喇培康:因为中影股份有个一以贯之的理念,就是坚持多样化、多题材的制片路线。2012年,我们购买了三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版权,一部是《超新星纪元》 ,一部是《微纪元》 ,还有一部就是《流浪地球》 。2014年中影股份决定首先启动《流浪地球》的拍摄工作,这是因为科幻题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影创作源泉,而国产科幻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基本是一块空白,我们作为国有企业有必要也有责任带头尝试这类题材的创作。

  记者:在刘慈欣的三部小说中,为何选择《流浪地球》打头炮?

  喇培康:因为这部小说实际上表达了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地球濒临灭亡,我们全人类,无论中国人美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在同一个星球上生存,不可能地球灭亡后中国人存活其他国家人都死了,或者中国人都死了其他国家的人存活,全世界的人必须要共同担负拯救地球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流浪地球》是中影股份主投、主控、主发的电影项目,所以我们肯定要在影片中塑造中国的英雄。我们不会像美国电影那样创造“独狼”式的英雄,而是要塑造一个遵循集体主义原则的英雄,所以最终《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共同拯救地球的故事。

  记者:为什么会选中郭帆这位年轻导演执导如此重大的项目?

  喇培康:坦率地说我们考虑过请美国大导演,但他们都没有档期,要等四五年才能着手执导《流浪地球》 。既然这是一个中国人创作的科幻故事,与其找一个外国“厨师”来炮制“中餐” ,为什么不在中国找一个合适的“厨师” ?于是我们决定聘请中国导演。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郭帆导演对科幻电影创作很有热情,也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并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谈过几次之后,郭帆和制片人将制作方案与导演阐述提交上来,跟中影股份的理念非常吻合,最终我们就确定由他担任影片导演。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记者:为什么选择让《流浪地球》在大片云集的春节档上映?您认为影片能成为“爆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喇培康: 《流浪地球》是去年下半年拍完的,后期制作完成后正好赶上今年春节档。春节档是时下最重要的档期,我们认为一部好影片就应该放在最好的档期,所以就在春节档推出了影片。影片能取得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中国人拯救地球、拯救世界,而不是外国人。另外,《流浪地球》里到处渗透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与中国元素,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中国人的责任感——地球有毁灭的危险,中国人并不是选择制造飞船逃离地球、去寻找另一个新的家园,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走,这就体现了中国人故土难离的情怀,与欧美科幻片的理念迥然不同。同时《流浪地球》制作十分精良,影片中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在以往的国产电影中并不常见。总而言之,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期间的“爆款”电影。

  记者:据了解, 《流浪地球》在北美、澳新地区同步上映,覆盖近60座城市,首日上座率超过90 %,截至2月10日票房达263万美元,创近年来华语电影海外开画最佳成绩。在您看来,《流浪地球》为何会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

  喇培康: 《流浪地球》能被海外观众所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影片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的价值观与西方人的理念虽然有差异,但并不冲突,这种差异得到了欧美观众的认可。记得当时中影股份带着郭帆团队去新西兰接洽特效公司,在听过《流浪地球》的故事后,新西兰电影人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创作科幻片不会往这样的方向想,“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设定既让他们感到震撼,也对他们大有启发。 《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取得的突破,证明了彰显中国价值观的电影,同样能够在海外市场畅行无阻。

  记者:在制作《流浪地球》的过程中,您是否感觉到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还相对薄弱?

  喇培康:与好莱坞相比,我们制作科幻电影的工业基础的确比较薄弱, 《流浪地球》中的很多道具和服装中国都没办法制作,我们只能拿到新西兰、德国去做。但我认为这都不是问题, 《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硬科幻电影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这部影片为今后中国拍出更多、更好的科幻电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相信未来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会越来越雄厚、工业化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记者:您认为中国科幻电影有没有机会赶超好莱坞科幻片?

  喇培康:有机会,但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从某种程度上说, 《流浪地球》已经很接近好莱坞科幻片的制作水准了,如果中国一年能生产30部《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那我们就完全能够跟好莱坞抗衡。但问题在于,这么多年我们才推出了一部《流浪地球》 ,而好莱坞每年像这个水准的科幻片有十几二十部,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制作科幻电影需要强大的工业体系,很多创意是需要物质条件和人才条件来实现的。我们有制作科幻电影的人才,但这种人才太少,甚至是稀缺资源,而好莱坞的优势恰恰在于拥有大量一流人才。但无论如何, 《流浪地球》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它一定会带动更多像郭帆一样优秀的青年导演和更多优质的科幻电影涌现,最终为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

扫一扫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