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一线才是文艺大舞台
栏目:文艺志愿者风采
作者:徐春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五年前,我有幸成为了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首批志愿者成员,从那以后,我跟随着文艺志愿者演出团队到过湖北、重庆、广东、江西等多地进行慰问演出。

  由于演出团队去服务的地方多是较为偏远的地区,翻山越岭那是常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湖北恩施鹤峰演出。鹤峰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既是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革命老区,同时又因为地理位置等制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县。那里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更别说近距离与艺术家们接触了。那一次,我们一行要给居住在大山腹地的群众送去文艺演出。山连绵起伏望不到头,一条靠人挑肩背“凿”出来的盘山路是去往大山深处的唯一通道。看到眼前矗立的大山,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壁立千仞” 。我们以天为幕,以田埂为舞台,拉开架势,开始演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把农田边上的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来得晚的年轻人干脆爬到树上去看,那阵势,就像一次久违了的盛大节日。这也让我觉得,文艺志愿服务是被老百姓需要的。通过这次演出,我也更好地懂得了一句话:田间地头才是文艺工作者最大的舞台。

  文艺志愿者小分队最大的特点是深入劳动一线演出,除了田间地头,常去的还有建设工地。那是2016年4月11日,我们演出小分队一行前往武汉沌江口大桥工地慰问演出,演出定于两点开始,我下了飞机就往现场赶,原本想1点钟赶到,留一个小时化个妆换身演出服。结果,车一开进工地现场,我们就看到:几百名建筑工人早已坐着板凳在太阳地里等着了。看此情景,带队的姜昆老师很心疼在大太阳下晒着的工友师傅们,于是他马上做了个决定:“工人朋友们既然都坐好了,咱就别让大家等了,下车就开始吧。 ”于是,我们几乎都素颜朝天,我穿着牛仔裤运动鞋,下车直接拿起话筒走到“舞台”中间开始主持。这是多么别开生面的场景:沌江口大桥的工地就是舞台,建设中的大桥是舞台的背景,最前排的工友们离我们只有两三米远。没有搭建的舞台,没有正式的演出服,可小分队艺术家们的表演博得满堂彩,偌大的工地被音乐声、鼓掌声、喝彩声塞得满满当当。可见在劳动一线,小分队文艺演出很受欢迎,也很被需要。能为那里的工友送去欢乐和轻松,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

  跟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演出让我拥有了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特殊体验。2014年,我们走进了当时第二炮兵某旅慰问演出。演出前,我们先观摩了官兵们的日常训练,感受到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都来源于训练场上的锤炼。下午,我们为几千名火箭兵带去演出。演出之后,志愿服务团的负责人听说有的战士要坚守岗位,错过了演出,当时就决定,晚饭之后等他们轮岗下来,演出团成员分成两个小分队,分别去到他们的宿舍,再为他们加演一场。

  夜空之所以那么美,一定不是因为一颗星星的缘故。群星璀璨、繁星耀眼才是最美的夜。文艺志愿服务正是有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才使得志愿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文艺志愿服务的行列里,我也将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