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演出纪念马长礼诞辰八十八周年
他的故事和戏一样好听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马长礼在京剧《沙家浜》中饰演刁德一

  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诞辰88周年专场演出将于11月9日、 10日在长安大戏院举办。

  马长礼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早年在荣春社科班学艺,出科后苦心钻研杨派,后师从谭富英,拜为马连良义子,得李少春指点,师法诸家,博采众长,有“谭徒马儿私淑杨”之称,集余、马、谭、杨流派特色于一身,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创作上,他擅于运用不同的声腔色彩,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他塑造了外形文雅、内藏狡诈的汉奸刁德一,刻画得惟妙惟肖,是以老生行当成功饰演反面角色的第一人。

  “他在人物塑造上很细致,没有把反派丑化,而是将人物合理化。 ”马连良弟子、导演, 96岁高龄的迟金声在专场演出发布会上回忆起和马长礼合作《芦荡火种》也就是后来的《沙家浜》时介绍,“刁德一劝沙奶奶的戏,他念中在唱,唱中在说” ,这段表演基本上是马长礼个人创作,是他个人艺术创造性的体现。

  “这一段没有专门设计,只是排戏的时候自己哼着哼着,决定就是这么演了。 ”京胡演奏家燕守平说,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创作,源于马长礼丰富深厚的艺术积累,他不仅汲取各个流派特色,而且在“傍角” (出演配角)的经历中掌握了许多戏。“他的声音条件不算顶好,但是发声的位置很好,他太会学、太会练,见得多,融合得快。 ”

  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之子谭立曾回忆,马长礼经常来到家里,跟祖父谭富英学戏。“他跟祖父学戏,总是站着,从不坐下。每次演出,祖父登台前,他都在后台照应,帮祖父穿戴行头,这些本来有工作人员帮着做的事,他总是亲力亲为。 ”

  谭立曾还回忆,马长礼和父亲谭元寿合作了一辈子,比亲哥俩还亲。“我从没见他们有过摩擦,他总是开口闭口大哥长、大哥短的。 ”谭立曾说,有一次两人合作《群英会》 《借东风》 ,马长礼扮演诸葛亮,谭元寿扮演鲁肃,因为诸葛亮是主角,所以戏单上马长礼的名字在前,可是马长礼十分尊重“大哥” ,一定要让工作人员改成谭元寿的名字在前。

  谭立曾回忆,马长礼曾说,“老爷子(谭富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以前唱戏,没有固定的工资保障,唱一出戏给一出戏的钱,不唱戏就没有收入来源,马长礼得了肝病,不但唱不了戏,还没有钱治病,他说:“老爷子让大哥(谭元寿)给我送来50块钱,我不但治好了病,还能继续唱戏了。 ”

  “父亲以前常说,我们这一代京剧演员里,他唱得最好,我追了他一辈子都没追上。 ”谭立曾说,父亲年纪大了,经常在梦中叫出马长礼的名字,字句清晰,就好像平常和他交谈一样。

  “怹一生低调,谦虚做人,如履薄冰。 ”马长礼之婿、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杜镇杰说,岳父马长礼尊敬观众、礼让同行,他教给自己的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从艺,“怹对我说,你父亲是种地的,我父亲是做鞋的,我们能走到今天,要懂得感恩。 ”

  马长礼曾向许多京剧名家求教,自己在传授技艺上也毫不吝啬,杜镇杰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地京剧团体慕名拜师的青年演员很多,在那个时期他收了几十位徒弟,一边演出一边课徒,尽心传授艺术,可谓是倾囊相授、悉心栽培。

  “我们夫妇喜欢京剧,可是不会唱,唱起来就像唱歌,他教我们唱戏、给我们说戏,非常热心,非常平易近人,我们跟他学到了很多的唱段,也学到了他的为人。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原特派员马毓真回忆,马长礼不仅是朋友,还是很好的老师。马毓真夫妇在香港工作、生活期间,对马长礼在香港为推广京剧作出的贡献非常了解,“他建立了香港京剧团。在香港办京剧团不像在内地,困难非常多,他和小王玉蓉夫妇二人又教戏又导戏,忙前忙后。剧团里那些以粤语为母语的学生,能念京剧韵白,能唱马派的《借东风》,而且味道十足,足见他们花了多少心血。香港回归以后,内地京剧团到香港演出,两个人也是前后张罗,有时缺角色,他们自己就登台演出。 ”

  据介绍, 11月的专场演出将由演唱会和折子戏专场组成,由北京京剧院优秀的老中青演员演出的《智取威虎山》《管仲拜相》 《断密涧》 《沙家浜》等马长礼的代表剧目的经典唱段和《三娘教子》 《三家店》 《上天台》三出折子戏将与观众见面。